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唐作者:邵谒浏览量:1
wàn
píng
mèng
guī
ròu
jiē
zài
yǎn
jiào
lái
chóu
chàng
xìn
cháng
ān
yuǎn
rén
rén
dàn
wéi
nóng
cháng
féng
hàn
è
mìng
lòu
zhī
tiān
mǎn
tiān
yàn
lái
shí
jiào
cháng
duàn

译文

远在万里之外,只能凭借梦境归乡,至亲骨肉仿佛就在眼前。醒来后更添惆怅,真不敢相信长安竟如此遥远。人人都以务农为生,唯独我总是遭遇旱灾。苦命如同漏水的酒器,点滴积攒却永远装不满。天边大雁飞来时,每一声鸣叫都让我肝肠寸断。

逐句剖析

"万里凭梦归":远在万里之外,只能凭借梦境归乡,

"骨肉皆在眼":至亲骨肉仿佛就在眼前。

"觉来益惆怅":醒来后更添惆怅,

"不信长安远":真不敢相信长安竟如此遥远。

"人人但为农":人人都以务农为生,

"我独常逢旱":唯独我总是遭遇旱灾。

"恶命如漏卮":苦命如同漏水的酒器,

"滴滴添不满":点滴积攒却永远装不满。

"天末雁来时":天边大雁飞来时,

"一叫一肠断":每一声鸣叫都让我肝肠寸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夕》是唐代诗人邵谒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万里凭梦归”等句,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只能在梦中与亲人相见的思乡之情。“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则以自己在农事上常遇干旱,比喻命运不佳,抒发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借秋雁的叫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寂。全诗将个人的思乡之情、命运之叹与秋日的景象相融合,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万里凭梦归,骨肉皆在眼”写诗人远离家乡万里,只能凭借梦境回到家乡,见到亲人。“万里”突出距离之远,“凭梦归”表明现实中无法回家,只能在梦中实现与亲人相聚的愿望,“骨肉皆在眼”则生动地描绘出梦中见到亲人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觉来益惆怅,不信长安远”醒来后,诗人越发感到惆怅,因为梦境与现实的反差太大。“不信长安远”,这里的“长安”可象征着家乡或理想之地,诗人不愿相信自己与家乡相距如此遥远,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以及无法归家的痛苦。“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诗人从思乡之情转到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大家都以务农为生,而自己却常常遭遇旱灾,生活艰难。“人人”与“我独”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命运的不幸,表达出他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抱怨。“恶命如漏卮,滴滴添不满。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诗人将自己的命运比作漏卮,永远无法填满,形象地写出了命运的悲惨。“天末雁来时,一叫一肠断”,秋天大雁从远方飞来,它们的叫声让诗人肝肠寸断。雁叫声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让他更加感慨自己的命运,以景结情,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不遇咏》

下一篇:唐·陈陶《赠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