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liáng
māo

朝代:清作者:乐钧浏览量:3
mǒu
shǔ
jiā
qiú
liáng
māo
yàn
xīng
gāo
mián
zhān
māo
bǎo
qiě
ān
shuài
shí
shǔ
shèn
zhě
shǔ
shǔ
bào
mǒu
suì
māo
wéi
tiān
xià
liáng
māo
shì
māo
shì
huì
māo

译文

有个人讨厌老鼠,倾尽家财讨得一只好猫。用鱼和肥肉喂养它,用毡子和毯子给猫睡。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大都不捕鼠了,有时猫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老鼠因为这个缘故更加横行不法。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猫。是没有好猫吗,是因为不会养猫。

逐句剖析

"某恶鼠":有个人讨厌老鼠,

# 恶:讨厌;厌恶。,某:某个人;有一个人。

"破家求良猫":倾尽家财讨得一只好猫。

# 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破:倾尽

"餍以腥膏":用鱼和肥肉喂养它,

# 餍以腥膏:把鱼,肉(给它们吃得)饱饱的。餍:满足。以:用。腥膏:鱼和肥肉。腥:代指鲜鱼。膏:肥肉。

"眠以毡罽":用毡子和毯子给猫睡。

# 毡罽:毡子和毯子。罽,(罽蒘)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麦粒。俗称“鬼麦”。

"猫既饱且安":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

# 猫既饱且安:“猫既”两句:猫已经吃得很饱,又睡得安稳,都不抓老鼠了。

"率不食鼠":大都不捕鼠了,

# 率:大都。

"甚者与鼠嬉戏":有时猫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

# 嬉:嬉戏,玩耍。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为这个缘故更加横行不法。

#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为这缘故愈加放肆。故:缘故。益:更加。暴:凶暴。横行不法。

"某怒":这人十分生气,

"遂不复畜猫":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

"以为天下无良猫也":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猫。

# 以为天下无良猫也:认为世界上没有好猫。以为:认为。

"是无猫邪":是没有好猫吗,

"是不会畜猫也":是因为不会养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世无良猫》是清代乐钧所作的一篇笔记小说。文章讲述了一人因厌恶老鼠,用尽家财求得一只猫,并用鲜鱼肥肉喂养,让猫睡毡子毯子,结果猫饱食安逸后不再捕鼠,甚至与老鼠嬉戏,导致老鼠更加猖獗,此人一怒之下不再养猫,还认为天下没有好猫的故事。运用简洁的叙事,通过“优养致惰”与“鼠患反增”的鲜明对比,揭示道理。前半部分叙事,详细呈现事件过程;后半部分议论,点明主旨。这篇小说以小见大,借养猫一事,告诫人们要正确使用人才,让其处于合适环境发挥才能,同时也警示不要因一次失败就否定全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哲理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世无良猫》由清代乐钧创作。乐钧生活在清代,当时的文学创作注重反映社会生活与传达哲理。《耳食录》是乐钧掇拾琐闻,反映社会风俗、市民生活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此篇《世无良猫》可能是乐钧基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创作而成,借养猫这一日常小事,影射社会中人才使用不当等问题,以小见大,传达具有普遍性的道理,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写养猫题材的笔记小说。它讲述了一个人因厌恶老鼠而求来一只猫,因过度宠溺,使猫饱食安逸后失去捕鼠能力,导致老鼠更加猖獗,最终这人不再养猫并认为天下无好猫的故事,揭示了如果不能物尽其才,让人或物处于过度安逸的环境,其斗志和能力就会被消磨的道理。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猫被优养前应有的捕鼠能力,与被优养后饱食安逸、不捕鼠甚至与鼠嬉戏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环境对猫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揭示主题做铺垫。如“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戏”和人们预期中猫捕鼠的情景形成鲜明反差。以小见大:通过讲述养猫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申出关于人才使用、环境对事物影响等具有普遍性的大道理。从猫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类比人或其他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变化,使文章蕴含深刻哲理。

3. 分段赏析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餍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戏。鼠以故益暴”这部分是故事的叙述。开篇点明有人厌恶老鼠,不惜用尽家财寻求好猫,展现其解决鼠患的决心。接着“餍以腥膏,眠以毡罽”描述了此人对猫的过度宠溺,用鲜鱼肥肉喂养,给猫舒适的睡眠环境。然而,这种过度的优养导致“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戏”,猫失去了捕鼠的本能,甚至与老鼠玩乐,使得老鼠更加猖獗。这一系列的情节发展,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展现了因错误的对待方式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某怒,遂不复畜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畜猫也”此部分为议论。前面事件发展至此,主人愤怒地赶走猫,并且得出“天下无良猫”的结论。而作者紧接着以反问“是无猫邪,是不会畜猫也”点明主旨,指出问题的关键并非没有好猫,而是主人不懂得正确养猫。这一议论由养猫之事延伸开来,引发读者对类似社会现象的思考,即当我们在处理问题、使用人才时,是否因为方法不当而导致失败,进而将文章的寓意升华到一个更具普遍性的层面。

4. 作品点评

《世无良猫》作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一篇,它以贴近生活的养猫故事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人才使用和环境影响的重要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语言简洁质朴,叙事流畅自然,在简短的篇幅内将故事讲得生动且富有哲理。对后世文学创作在以小见大揭示哲理方面有一定启发,也为读者理解社会现象、思考处事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下一篇:清·阮元《吴兴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