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亭子沙头小":小小的赤泥亭子坐落在沙洲边,
"青青丝柳轻阴罩":翠绿的柳丝低垂,轻柔的树阴笼罩着亭子。
"亭下响流澌":亭子下方,溪流潺潺作响,水流轻快地流淌着,
# 流澌:流水声。澌:解冻时流动的水。澌,通嘶。
"衣波双鹭鹚":水面波光粼粼,两只白鹭在波光中嬉戏。
# 衣波双鹭鹚:一作“浴波双鹭鸶”。鹭鹚:水鸟。
"田田初出水":田里的荷叶刚刚露出水面,
"菡萏念娇蕊":荷花含苞待放,宛如娇嫩的少女。
# 菡萏:荷花。 菡:一作含。
"添个浣衣人":画面中又增添了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女子。
"红潮较浅深":她劳作时脸颊泛红,难辨花红更深,还是她脸上红潮更浅。
清代藏书家、文学家
龚翔麟(1658—1733)字天石,号蘅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副贡生,授兵部主事,出榷广东关税。三十三年,考选陕西道御史。巡视西城,稽察钱局,历掌浙江﹑山西﹑陕西﹑京畿﹑河南诸道事。遇事论列无所避,尝疏劾熊赐履等,以是得直声。翔麟生而颖悟,弱冠即工为诗古文辞,曹溶﹑朱彝尊俱器重之,以为忘年交。诗出入三唐,词在史达祖﹑张炎之间,谭献《箧中词》评其《南浦·春水》词为“南宋本色”。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称浙西六家。初居武林田家湾,自号曰田居;后得沈氏之居,谓之玉玲珑山馆。致事归而闭门以诗词自娱,炊烟恒自断绝。著有《田居诗稿》一○卷﹑《续》三卷﹑《红藕庄词》三卷,辑有《浙西六家词》一二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二八二﹑《清史列传》卷七一《文苑传》二﹑顾栋高《御史龚公翔麟传》。(张志良)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题画词。作品介绍了画中赤泥小亭坐落于沙头,被青青柳丝笼罩,亭下溪流潺潺,双鹭鹚在水面悠游;还有新荷初绽、浣衣女子红衣映荷的景致。通过细腻笔触,生动勾勒出一幅清幽雅致、富有生活气息的江南水乡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画中美景的欣赏与喜爱,以及对江南水乡风光和生活的赞美之情,也展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和对自然、生活的敏锐感知。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词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摒弃浓墨重彩的渲染,仅以疏朗笔触勾勒亭台、柳丝、水鸟、莲荷等物象,于简笔勾勒间铺陈出清隽的自然意境。
3. 分段赏析
上片:“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开篇描绘了沙头的一座小巧赤泥亭子,周围有青青丝柳笼罩,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给人以柔和、雅致之感。“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亭子下方,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只鹭鹚在水中悠然游动,动静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仿佛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水乡画卷。下片:“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描写了荷叶刚刚露出水面,荷花含苞待放,宛如娇嫩的少女,运用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绘出荷花娇艳的情态,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溪边出现了一个洗衣人,她的脸颊因劳作而微微泛红,与周围的荷花相互映衬,将物与人融为一体,为全画增添了无限情韵,也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上一篇:清·王夫之《玉楼春·白莲》
下一篇:清·龚自珍《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