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méi

朝代:清作者:律然浏览量:3
fēng
diǎn
tái
wén
cán
xiāng
jìng
wén
lín
xià
lái
quán
xuě
lǐng
tóu
fēi
bàn
wéi
yún
héng
guǎn
chuī
jiāng
guō
zuì
kōng
zhī
lěng
xūn
huí
shǒu
shān
shān
xià
shuāng
qín
fěn
dié
rèn
fēn
fēn

译文

温和的风夹着细雨,轻轻打落在布满苔纹的地面上,在寂静之中,隐隐约约闻到梅花若有若无的残留香气。林子里堆积的梅花,看起来完全像洁白的雪,岭头上飘飞的梅花,有一半仿佛化作了云朵。不必在城郭外吹奏横笛,吹奏那《梅花落》的曲调,最让人怜惜的是梅花落尽后的空枝,在寒冷的夕阳余晖中孤寂伫立。回头望向孤山山下的道路,霜禽和粉蝶自由自在地纷纷飞舞。

逐句剖析

"和风和雨点苔纹":温和的风夹着细雨,轻轻打落在布满苔纹的地面上,

# 点:点缀。本为花落,被动,说是点缀,主动。诗之新颖精巧亦在此处。,和:犹言随,伴。

"漠漠残香静里闻":在寂静之中,隐隐约约闻到梅花若有若无的残留香气。

# 香:一作“苔”。,漠漠:无声。犹言默默。

"林下积来全似雪":林子里堆积的梅花,看起来完全像洁白的雪,

# 林下积来全似雪:谓默林花落,花办积垒如雪。

"岭头飞去半为云":岭头上飘飞的梅花,有一半仿佛化作了云朵。

# 岭头飞去半为云:谓梅花随风而飘,与岭头之云一齐飞扬。

"不须横管吹江郭":不必在城郭外吹奏横笛,吹奏那《梅花落》的曲调,

# 江郭:江畔城边,泛指各处。,横管:笛。此处暗指笛曲“梅花三弄”。

"最惜空枝冷夕曛":最让人怜惜的是梅花落尽后的空枝,在寒冷的夕阳余晖中孤寂伫立。

# 夕曛:夕阳。

"回首孤山山下路":回头望向孤山山下的道路,

# 孤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一小山名,以多梅著称。宋人林逋种梅养鹤,隐居于此。

"霜禽粉蝶任纷纷":霜禽和粉蝶自由自在地纷纷飞舞。

# 霜禽粉蝶任纷纷。:谓梅花落尽了,而山下的禽鸟蝴蝶依然纷纷飞舞歌鸣。霜禽指白色羽毛的鸟类,如鸥、鹤等。粉蝶指色彩缤纷五颜六色的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落梅》是清代诗人律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梅花飘落的景象,前两联通过对和风细雨中梅花飘落、林下积雪似梅、岭头梅花似云的描写,展现出落梅的凄美。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不希望听到笛声吹奏《梅花落》,更惋惜梅花空枝在夕阳下的孤寂。全诗借景抒情,借梅花的飘落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梅花在风雨中飘落的情景,通过描写林下梅花似雪、岭头梅花似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飘落的怜惜和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惆怅之情。

2. 写作手法

象征:“和风和雨点苔纹”,“和风和雨”象征着春色渐浓。诗人借自然风雨之景,巧妙暗示春意加深,让读者从这一意象中感受到春日的蓬勃生机与季节的悄然变化。正衬:“漠漠残香静里闻”,以梅花凋零后仍留存的淡淡残香,衬托梅花的高洁不凡。即便花瓣飘落,香气犹存,更凸显其与众不同的品质,展现出梅花独特的魅力。动静结合:“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前句写林间落梅堆积如静雪,是静态描写;后句写岭头梅花飘飞似流云,为动态刻画。一动一静,将落梅的姿态展现得生动鲜活。

3. 分段赏析

首句“和风和雨”展现春日温和,象征春色渐浓,“漠漠残香”暗示梅花飘落。“和”“残”二字奠定清新又略带怅惘的基调,营造静谧诗意氛围。二句运用比喻,将林间落梅比雪,写其纯净堆积之态;把岭头飘梅比云,显其轻盈飘逸之姿。动静结合,呈现落梅不同姿态,暗示时光流逝与美好消逝。三句“不须横管吹江郭”借笛声烘托,表达不希望笛声增落梅悲凉,侧面体现对落梅的怜惜。“最惜空枝冷夕曛”直接抒情,凸显对落梅空枝在夕阳下孤寂景象的怜惜。尾句诗人回望孤山,霜禽粉蝶的热闹反衬落梅的孤寂,强化对梅落的惋惜。“孤山”蕴含对梅花文化传统的追忆,深化诗歌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下一篇:清·曹雪芹《梦秦氏赠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