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ě
pèi
lìng
·
·

朝代:清作者:朱彝尊浏览量:3
shí
nián
jiàn
líng
jié
píng
shēng
lèi
dōu
piāo
jìn
lǎo
tián
bàn
shì
kōng
zhōng
chuán
hèn
céng
wéi
yàn
chāi
chán
bìn
shī
qín
shī
huáng
jiǔ
xīn
shēng
tián
chā
jìn
luò
tuò
jiāng
qiě
fēn
yán
hóng
fěn
liào
fēng
hóu
bái
tóu
fèn​​

译文

十年磨砺宝剑,在豪杰聚集地区结交宾客,把平生的、眼泪都飘落干尽。年华老去填写歌词,有一半是在,虚空中传递愁恨。身边几时曾经围绕着、头戴玉燕钗、鬓式如蝉翼的美人。不学习秦观词的婉约,不学习黄庭坚词的奇崛,依照新的声调填词、和张炎所作风格大致相近。漫游江湖,放浪不羁,姑且吩咐、筵席上红粉歌女演唱遣兴。料想自己封侯、直到头发全白,也没有缘分!

逐句剖析

"十年磨剑":十年磨砺宝剑,

# 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唐代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喻多年研讨经世学问。

"五陵结客":在豪杰聚集地区结交宾客,

# 结客:结交宾客,多指结交豪侠之士。,五陵:指西汉五个皇帝陵墓,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今陕西咸阳市附近,渭水北岸。汉元帝以前,每立陵墓,辄迁徙四方豪富及外戚在此附近居住,令其供奉园陵。后因以五陵代指豪门大族。

"把平生、":把平生的、

"涕泪都飘尽":眼泪都飘落干尽。

"老去填词":年华老去填写歌词,

"一半是":有一半是在,

# 一半是:“一半是”二句:意思是填词多是自抒忧愤,并非男女艳歌。宋僧惠洪《冷斋夜话》载:“法秀师曾谓鲁直(黄庭坚)曰:‘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鲁直曰:‘空中语耳,非偷非杀,终不坐此恶道。’”此是借以自谓。

"空中传恨":虚空中传递愁恨。

# 空中传恨:比喻虚浮的言情之作。

"几曾围、":身边几时曾经围绕着、

"燕钗蝉鬓":头戴玉燕钗、鬓式如蝉翼的美人。

# 燕钗蝉鬓:代指女子。燕钗:一种燕形的钗;蝉鬓:古代妇女发式的一种。

"不师秦七":不学习秦观词的婉约,

# 不师秦七:“不师”二句:意思是不学秦观、黄庭坚。秦七:北宋词人秦观,排行第七。

"不师黄九":不学习黄庭坚词的奇崛,

# 黄九:北宋词人黄庭坚,排行第九。

"倚新声、":依照新的声调填词、

# 倚新声:按新谱填词。

"玉田差近":和张炎所作风格大致相近。

# 玉田差近:谓词人所填词接近张玉田。或谓自己博采众长,达于新境,回视张炎,似与己差近。玉田:南宋词人张炎的号。

"落拓江湖":漫游江湖,放浪不羁,

#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落拓:放浪不羁。

"且分付、":姑且吩咐、

"歌筵红粉":筵席上红粉歌女演唱遣兴。

# 红粉:胭脂和铅粉,女子化妆品。,歌筵:有歌伎唱曲劝酒的筵席。

"料封侯、":料想自己封侯、

"白头无分":直到头发全白,也没有缘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解佩令·自题词集》是清代文人朱彝尊为自编词集所作题词。该词上片以个人经历为线索,追忆早岁与志同道合者交往、投身抗清复明事业的往事,通过对故国覆灭、家族离散的深沉慨叹,展现文人漂泊无依的生命体验,并借诗词创作传递内心郁结。下片转入创作理念阐释,主张效法南宋末年张炎词风,强调以文辞承载历史兴衰之思与故园之痛。全篇语言凝练含蓄,情感表达兼具婉约特质与沉郁气韵,在个人命运书写与家国情怀寄托之间形成平衡,体现了作者对国家覆灭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学者、文学家,“浙西词派”的开创者

朱彝尊(1629~1709),清代学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朱彝尊与陈维崧、顾贞观并称为“词家三绝”,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其词推崇姜夔、张炎,标举清空醇雅,开创“浙西词派”。其诗宗唐而求变,作品风格多样。诗歌特点前期表现为苍凉慷慨,格调激越,后期为平和典雅、风格柔和。其古文具有叙述简要、语言雅洁的特点。代表作品有《卖花声·雨花台》《桂殿秋·思往事》《出居庸关》等。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明诗综》。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词人年轻时曾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往来,共同参与抗清复明的行动。后来遭遇变故流落他乡,辗转各地谋生。他将这段时期创作的部分作品收进《江湖载酒集》,并在其中一首词里记录了这段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自述抒情词​​。这首词以自述式的描写,既表达了词人对身世的感慨,也展现了词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此句以“十年磨剑”的典故开篇,暗喻词人早年投身抗清复明斗争的漫长历程。“五陵结客”指向豪侠之士的结交,呼应其早年与明遗民的交往经历。“涕泪飘尽”则浓缩了家国破灭、壮志难酬的悲怆,既写实抗清失败的辛酸,亦暗含理想破灭的虚无感。“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上片后三句转向晚年心境。“填词”是无奈之选,词人自剖创作动机:半数为寄托亡国之恨,半数为超脱风月之思。“燕钗蝉鬓”以女性妆饰代指青楼歌宴,却以“几曾围”反诘,强调自身虽涉艳词却未沉溺声色,凸显“恨”的深沉与虚幻性。下片开篇标举词学宗旨。“秦七”(秦观)婉约、“黄九”(黄庭坚)奇崛,皆非其师法对象,而独近张炎(玉田)的清空词风。此句既是对南宋雅词传统的继承,亦隐含以词存史、寄托兴亡的创作意图,与张炎“清空骚雅”的审美相呼应。“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末尾收束全篇,直抒身世之叹。“落拓江湖”呼应开篇“十年磨剑”,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分付红粉”以歌筵遣愁,暗含自嘲。“封侯无分”则彻底否定功名,将生命价值归于词章,悲怆中透出孤傲。结句与辛弃疾“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异曲同工,英雄失路的苍凉感跃然纸上。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刻画了一位壮志未酬的男子形象,他因理想无法实现而心生惆怅,只能通过笔墨书写心中愁绪,借助诗词排遣内心的苦闷。作者情绪低落,笔触清冷,使得整首词弥漫着灰暗哀伤的基调。然而在柔婉之中隐含坚韧,字里行间仍能察觉到主人公作为词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既然无法实现抱负,他索性将满腔愤懑倾注于诗词创作,以此抒发内心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竹姹自题词云:“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此犹其谦词也。其实取法玉田,不过借径:至其自得之妙,虽玉田亦当避一席。

清陈廷焯《词坛丛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王士祯《红桥游记》

下一篇:清·顾太清《金缕曲·咏白海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