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点猩红将吐萼":点点红的海棠花即将绽放,
"嫣然回出凡尘":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移来古寺种朱门":从古庙移栽到豪门府邸中。
#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明朝寒食了":明天就是寒食节,
#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又是一年春":又是一年春来到。
"细干柔条才数尺":纤细柔弱的枝干才数尺长,
"千寻起自微因":高大的躯干就是由这小枝条长起来的。
#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绿云蔽日树输囷":绿茵蔽日,就像谷仓一般。
# 囷:样子像囷仓的事物,这里指树长得参天高大而盘曲。,蔽日:遮蔽日光。
"成阴结子后":等到树长大成阴,开花结子时,
"记取种花人":千万别忘了当年栽种的人。
清代诗人
顾太清(1799~1876?),清代诗人。姓西林觉罗氏,本名春,字子春,又字梅仙,号太清,别号云槎外史,满洲镶蓝旗人。幼时家变养于顾氏,后为贝勒奕绘侧福晋。顾太清工诗好词,与纳兰性德同为满洲杰出的文学家。其词深受周邦彦影响,词风深稳沉着,音律谐美,主要通过纪游、咏物,表现其欢乐与哀伤。著有诗集《天游阁集》、词集《东海渔歌》,另著有小说《红楼梦影》。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清明前一日词人种海棠情景的词,通过描绘海棠将绽的娇艳姿态、细干柔条的生长潜力以及想象其成阴结子后的繁茂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海棠的喜爱与赞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有所建树并被人铭记的期许。
2. 分段赏析
“万点猩红将吐萼”描绘海棠初绽之景。“万点猩红将吐萼”,“万点”极言海棠花苞数量之多,“猩红”则生动地描绘出花苞鲜艳的颜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吐萼”形象地写出了花苞即将绽放的状态,仿佛能看到它们在枝头蓄势待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嫣然迥出凡尘”,“嫣然”形容花朵娇艳美好的样子,“迥出凡尘”则强调海棠花超凡脱俗的气质,将其与其他普通花卉区分开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句通过对海棠花苞颜色和状态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艳丽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美好的基调。“移来古寺种朱门”是叙述种花缘由与时光流转。“移来古寺种朱门”,“移来”表明海棠是从别处移植而来,“古寺”和“朱门”则点明了种植的地点,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明朝”点明时间,“寒食”是传统节日,“又是一年春”则感慨时光匆匆,一年的春天即将过去。这两句将种花这一行为与时光的流转相结合,既表达了对海棠花的热爱,又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细干柔条才数尺”是描写海棠生长态势。“细干柔条才数尺”,“细干”和“柔条”描绘出海棠树干纤细、枝条柔软的特点,“才数尺”则说明此时海棠还比较矮小,处于生长的初期阶段。“千寻起自微因”,“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微因”表示微小的原因或起点。此句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即使海棠现在看似渺小,但未来有着无限的生长潜力,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能够茁壮成长。这两句通过对海棠生长态势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精神。“绿云蔽日树轮囷”是想象海棠繁茂之景并寄寓情感。“绿云蔽日树轮囷”,“绿云”形象地比喻海棠茂密的枝叶,“蔽日”则夸张地表现出其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树轮囷”描绘出海棠树干盘曲、枝叶繁盛的样子,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繁茂的氛围。“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中“成阴结子”表示海棠生长成熟,结出果实,“记取种花人”则寄托了词人的期望,希望在海棠长大成人、有所成就之后,人们能够记住曾经辛勤种植它的自己。这两句通过对海棠未来繁茂景象的想象,表达了词人对海棠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