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wài

朝代:清作者:林佩环浏览量:3
ài
jūn
yǒu
yān
xiá
jīn
chāi
jiǔ
jiā
xiū
dào
rén
jiān
cái
qīng
shòu
méi
huā

译文

爱你笔下能描绘出烟雾云霞,文采出众,自愿用随身的金钗换酒与你共饮。我行善积德今生才有机会做你的妻子,即便是清贫如寒梅之清瘦,也不推辞。

逐句剖析

"爱君笔底有烟霞":爱你笔下能描绘出烟雾云霞,文采出众,

# 烟霞:喻文采绚丽。

"自拔金钗付酒家":自愿用随身的金钗换酒与你共饮。

# 金钗: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女子随身的贵重物品。

"修到人间才子妇":我行善积德今生才有机会做你的妻子,

# 妇:妻子。,才子:指德才兼备的人,不但才华出众,而且非常善于写作。

"不辞清瘦似梅花":即便是清贫如寒梅之清瘦,也不推辞。

# 不辞:不推辞,心甘情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外》是清代林佩环写给丈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质朴语言诉尽深情。诗中首句“爱君笔底有烟霞”,直白赞美丈夫文字如绚丽云霞,尽显倾慕;“自拔金钗付酒家”则通过拔钗换酒的举动,刻画其对丈夫的纵容与无私支持。后两句“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以“修”字点明成为才子之妻的珍视,更以梅花自喻,表明不惧清贫、愿与丈夫同甘共苦的忠贞。全诗不饰雕琢,却将夫妻间真挚的情感与女子的贤淑坚贞展露无遗,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张问陶与林佩环婚后,二人伉俪情深,携手相伴的岁月里满是温情。某年冬日,张问陶执笔为夫人林佩环画像,将爱人的容颜与神韵定格于纸上。待画作完成,林佩环亦在画上题诗一首,以笔墨回应这份深情,此诗便是那段美好时光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爱君笔底有烟霞”,开篇第一句,林佩环便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丈夫的爱意。这里的“烟霞”,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丈夫笔下文字的美妙动人,充满诗意和灵气。在林佩环眼中,丈夫的文字仿佛如天边绚丽的云霞,色彩斑斓,变幻多姿,有着独特的魅力。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就把她对丈夫才华的倾慕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欣赏与崇拜。​“自拔金钗付酒家”,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林佩环对丈夫的支持。金钗,在古代是女子重要的首饰,往往有着珍贵的价值,不仅是装饰品,更是可能承载着许多情感和回忆。但为了让丈夫能够尽情饮酒,享受生活,林佩环毫不犹豫地自己拔下金钗,拿去换钱支付酒钱。从这一举动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她对丈夫的关爱与纵容,为了满足丈夫的喜好,她愿意舍弃自己心爱的物品,这种无私的付出,体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爱,也展现出她豁达、豪爽的性格。​“修到人间才子妇”,此句中,“修”字用得妙,暗含一种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才达成心愿的意味。林佩环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人间才子的妻子,是一种来之不易的缘分,就好像是经过了无数的修行,才换来这样的福分。这句话既表达了她对自己身份的珍惜,也从侧面烘托出丈夫才华在她心中的重要地位。在她看来,成为才子的妻子,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是命运对她的眷顾。​“不辞清瘦似梅花”,最后一句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梅花,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是高洁、坚韧的象征,它在寒冷的冬天独自绽放,不畏严寒,清雅脱俗。林佩环说自己“不辞清瘦似梅花”,意思是她不害怕生活的清贫,甘愿像梅花一样,即便清瘦,也要坚守这份爱情,陪伴在丈夫身边。这里她以梅花自比,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态度,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只要能和有才的丈夫在一起,她都无怨无悔,愿意与丈夫同甘共苦,展现出她高尚的品格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整首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字字饱含深情。林佩环通过对丈夫才华的赞美、对丈夫生活的支持,以及对自己身份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坚定,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温柔、贤淑又坚贞的女子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段真挚而美好的爱情,朴实中见真情,令人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下一篇: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