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g
xīn
shī
sān

朝代:清作者:钱秉镫浏览量:3
sān
shí
nián
lái
shì
máng
shū
tóu
bàn
chéng
shuāng
xiāo
hán
bèi
liè
shān
sēng
zhàn
bìng
yào
xiāng
xiǎo
shù
cháng
xiàn
ěr
qiáo
néng
qiè
ǒu
kàn
rén
ér
huán
xiāng
piāo
líng
jiā
yuán
shì
tuán
luán
rào
chuáng

译文

三十年来究竟在为哪些事忙碌?梳头时才发现一半头发已像霜雪般白。夜里寒冷,被子裂开的口子是山僧帮忙缝补的,生病卧床时,药的香气先让小童尝过。羡慕那些渔夫樵夫能与伴侣相伴,看别人的儿女欢喜地回到家乡。漂泊在外不要回忆家园的往事,可还记得家人团聚、夜里围着床嬉笑的时光。

逐句剖析

"三十年来底事忙":三十年来究竟在为哪些事忙碌?

"梳头一半已成霜":梳头时才发现一半头发已像霜雪般白。

"宵寒被裂山僧绽":夜里寒冷,被子裂开的口子是山僧帮忙缝补的,

"病卧药香小竖尝":生病卧床时,药的香气先让小童尝过。

"羡尔渔憔能挈耦":羡慕那些渔夫樵夫能与伴侣相伴,

# 挈:一作絜。

"看人儿女喜还乡":看别人的儿女欢喜地回到家乡。

"飘零莫忆家园事":漂泊在外不要回忆家园的往事,

"记得团栾夜绕床":可还记得家人团聚、夜里围着床嬉笑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伤心诗(其三)》是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所作的七言律诗。首联以自问开启,感慨三十年时光匆忙,如今头发半白。颔联描绘生活窘迫,寒夜被子破裂,生病时小童熬药。颈联写羡慕渔樵成双成对,看他人儿女还乡的失落。尾联劝自己莫忆家园,只记团圆时刻。此诗主题围绕诗人自身经历与心境展开,通过回顾三十年人生,描绘生活困境,表达对往昔团圆的怀念与如今漂泊的伤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三十年来底事忙,梳头一半已成霜”,以自问起笔,“三十年来底事忙”一句,诗人回首半生,发出对过往三十年忙碌生涯的深沉叩问。这看似简单的疑问,实则蕴含着对时光虚掷、人生无成的复杂感慨。“梳头一半已成霜”则以直观且触目惊心的形象,展现出岁月无情地流逝。头发半白,不仅是身体衰老的标志,更是人生沧桑的写照。诗人借这一细节,将时光的匆匆与人生的短暂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颔联“宵寒被裂山僧绽,病卧药香小竖尝”,聚焦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宵寒被裂”描绘出寒夜中诗人处境的凄凉,被子破裂,寒意彻骨,尽显生活的窘迫。而“山僧绽”则体现出一种意外的人情温暖,山僧的善举在困境中给予诗人一丝慰藉。“病卧药香”进一步刻画诗人的病弱之态,生病卧床,满室药香,更添孤寂之感。“小竖尝”则通过小童尝药的细节,展现出诗人身边陪伴之人的稀少,凸显出其晚年的凄凉与无助。这两句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挣扎的生存状态。颈联“羡尔渔樵能挈耦,看人儿女喜还乡”,运用对比手法,将诗人的处境与他人进行鲜明对照。“羡尔渔樵能挈耦”,诗人羡慕渔樵夫妻能够携手相伴,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这与自己漂泊无依、孤苦伶仃形成强烈反差。“看人儿女喜还乡”,看到他人儿女欢欢喜喜地还乡,更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这种对比,使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伤感氛围。尾联“飘零莫忆家园事,记得团栾夜绕床”,是诗人情感的一种自我慰藉与无奈表达。“飘零莫忆家园事”,诗人劝自己不要再去回忆家园的往事,因为回忆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伤感。然而,“记得团栾夜绕床”却又暴露了他内心深处对过去团圆时光的深深眷恋。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而深沉,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对亲情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下一篇:清·钱秉镫《伤心诗(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