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jiāng
diào
xuě

朝代:清作者:释敬安浏览量:2
chuí
diào
bǎn
qiáo
dōng
xuě
suō
lěng
jiāng
hán
shuǐ
liú
jué
méi
huā
yǐng

译文

渔翁在板桥以东垂钓,纷飞的大雪堆积在蓑衣上,感觉格外严寒。江面水已结冰不再流动,水面下的鱼儿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在嚼着梅花玩儿。

逐句剖析

"垂钓板桥东":渔翁在板桥以东垂钓,

"雪压蓑衣冷":纷飞的大雪堆积在蓑衣上,感觉格外严寒。

# 蓑:蓑衣。,压:堆积。

"江寒水不流":江面水已结冰不再流动,

"鱼嚼梅花影":水面下的鱼儿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在嚼着梅花玩儿。

# 影:倒影。,嚼:咀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寒江钓雪图》是近代爱国诗僧释敬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篇题画诗。诗中首句交代场景与人物行为,展现寒江垂钓画面;次句刻画钓者装束,烘托清冷氛围;第三句以环境描写凸显严寒;末句别出心裁,描绘鱼儿似在啄食水中梅花倒影的有趣景象。全诗语言平实质朴,营造出空灵清幽的意境,生动勾勒出冬日寒江独钓的诗意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题寒江钓雪图》为释敬安于清光绪十年(1884)所作的题画诗,是作者早期代表作品。画作意境源自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但作者为此图所题之诗,在内涵与旨趣上与柳诗截然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寒江垂钓的场景,刻画了钓者衣着、环境的严寒,以及鱼儿与梅花倒影的画面,营造出空灵清幽的意境,展现了冬日寒江独钓的诗意。

2. 写作手法

开门见山:“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开篇直接点明渔翁垂钓地点与环境。首句简洁交代地点,次句描绘蓑衣覆雪之态,迅速将读者带入寒江垂钓场景,无多余铺垫,简洁有力地奠定全诗清冷基调。烘托:“雪压蓑衣冷”“江寒水不流”,借大雪积压蓑衣、江水因寒不流等景象,从侧面烘托钓者在严寒中垂钓的执着,虽未直接刻画钓者神态,却通过环境渲染凸显其坚毅形象。渲染:“雪压蓑衣冷”以“雪压”“冷”等词,极力渲染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氛围;“江寒水不流”进一步强化寒冷程度,营造出清冷静谧的意境,为尾句的生机之景蓄势。

3. 分段赏析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两句开门见山,点明渔翁垂钓的地点与环境。“板桥”一词极具画面感,极易让人联想到温庭筠“人迹板桥霜”的清冷意境,为全诗奠定了寒寂基调。“雪压蓑衣冷”细致勾勒渔翁形象,一个“压”字生动展现大雪纷飞、厚重堆积于蓑衣之上的情景,既突出天气严寒,又通过“冷”字让读者仿佛感受到刺骨寒意,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渔翁在恶劣环境下垂钓的专注,为后文进一步描绘寒江钓雪场景做足铺垫。“江寒水不流”紧承上句的“冷”,进一步渲染环境的极度严寒,江水仿佛因寒冷而凝固不再流动,暗示此时的垂钓实为冰钓,也加深了画面的静谧感。尽管未直接刻画钓者,但从环境的严酷可侧面烘托出钓者冒雪坚守的执着神态。“鱼嚼梅花影”堪称神来之笔,此句巧妙化用查慎行“忽动绿玻璃,游鱼嚼花影”,在严寒的氛围中注入一丝灵动生机。“嚼”字赋予鱼儿鲜活的动态,打破画面的沉寂,使寒江、飞雪、蓑衣与游鱼、梅影等意象浑然一体,将“钓雪”的意境升华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于冷峻中透出禅意,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常见寒江垂钓诗多表现清高孤傲,而释敬安此诗却展现出恬然宁静、生趣蓬勃之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陈维崧《虞美人·无聊》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