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zhōu
dōng
liú

朝代:清作者:薛时雨浏览量:2
yún
lán
zhōu
jiāng
shān
jìng
zhōng
shōu
yáng
fāng
cǎo
mǎn
tīng
zhōu
yīng
huā
fán
jǐn
chūn
lái
qíng
yóu
lán
ráo
mèng
zhù
dōng
liú

译文

一幅蓝天就像澄澈的画布,一叶小舟悠然飘荡,隔着江水,对面山色的倒影全收进如镜的江面。夕阳的余晖洒满长满芳草的江中小洲。舟中人看到繁花似锦的春色,春意撩拨得我情思像油一样黏稠。停下船桨,任由小船随着东流的江水停驻在这美景之中。

逐句剖析

"一幅云蓝一叶舟":一幅蓝天就像澄澈的画布,一叶小舟悠然飘荡,

"隔江山色镜中收":隔着江水,对面山色的倒影全收进如镜的江面。

# 镜:谓水明如镜。

"夕阳芳草满汀洲":夕阳的余晖洒满长满芳草的江中小洲。

# 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客里莺花繁似锦":舟中人看到繁花似锦的春色,

"春来情思腻于油":春意撩拨得我情思像油一样黏稠。

"兰桡扶梦驻东流":停下船桨,任由小船随着东流的江水停驻在这美景之中。

# 东流:安徽东流县,现与至德合并为东至县。,兰桡:装饰华美的舟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舟泊东流》是清代词人薛时雨创作的一首词。词的开篇,一片如梦似幻的“云蓝”景色铺展开来,一叶扁舟悠然飘荡其中,营造出悠远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紧接着,词人运用精妙笔触,通过“隔江”与“镜中收”的描写,将山色的秀丽与江面的平静完美呈现。那隔江相望的山峦,仿佛一幅天然画卷,又似映在镜中的美景,美不胜收。再看那洒满江边汀洲的夕阳余晖,与萋萋芳草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充满趣味的画面。后两句,词人笔锋一转,将眼前繁华盛景化作情感的催化剂。舟中之人深深陶醉于繁花似锦的春色,为这迷人的景致所吸引,于是停下船桨,停留在东流这个地方。整首词色泽明艳、新颖独特,极具画面感。它不仅流露出词人真挚的情感,更展现了完整的人性,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末句的“扶梦”二字,新颖别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晴进士著名文人和词作家

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曾官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著有《藤香馆集》,附词二种:《西湖橹唱》、《江舟欸乃》。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描绘了江畔宁静秀丽的自然风光,营造出悠远、祥和又温暖的氛围,体现了词人陶醉于美景却心怀羁旅愁绪的复杂心境,表达了词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上阕:“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夕阳芳草满汀洲。”​​首句“一幅云蓝一叶舟”​​:开篇就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云蓝”描绘出天空如蓝色绸缎般澄澈、纯净的色彩,给人以开阔、明朗之感。“一叶舟”则点明了词人所处的小船,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显得渺小而孤独,却又带着一种自在飘零的韵味。这一画面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江天辽阔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宁静、闲适的基调。​​次句“隔江山色镜中收”​​: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江面比作镜子,隔江的山色倒映其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平静与清澈。“镜中收”三个字,不仅展现出山色的秀丽,更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美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如诗如画的江畔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眼前美景的沉醉。​​第三句“夕阳芳草满汀洲”​​:进一步描绘了江畔的具体景色。夕阳的余晖洒在汀洲上,给芳草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得整个汀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满”字用得极为精妙,强调了芳草的茂盛和夕阳余晖的浓郁,营造出一种温暖、祥和的氛围。这句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下阕:“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兰桡扶梦驻东流。”​​前两句“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词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羁旅在外的处境。“客里”点明了词人的漂泊身份,“莺花繁似锦”描绘了春天里黄莺啼鸣、鲜花盛开的繁华景象,与前文所写的江畔风光相呼应。然而,在这美好的春光中,词人却没有感受到应有的喜悦,反而觉得“情思腻于油”。“腻”字用得极为传神,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烦闷、惆怅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这种复杂的情感与前文的宁静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末句“兰桡扶梦驻东流”​​:“兰桡”指代小船,在这里象征着词人的归宿和寄托。“扶梦”二字用得极为巧妙,赋予了小船以人的情感和力量,仿佛它能够承载着词人的梦想和希望。而“驻东流”则表示词人希望小船能够停留在东流的江水上,不再漂泊。这一句既表达了词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扶梦”也给人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使得整首词在结尾处增添了一丝空灵、悠远的韵味。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江畔的自然风光和抒发羁旅中的复杂情思,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上阕绘景,意境优美;下阕抒情,真挚动人。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作品点评

整首词色泽明艳、新颖独特,极具画面感。它不仅流露出词人真挚的情感,更展现了完整的人性,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末句的“扶梦”二字,新颖别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下一篇:清·梁联馨《六盘山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