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hán
liǔ

朝代:清作者:陈维崧浏览量:2
bié
西
fēng
qiáo
cuì
shèn
dòng
yún
liú
shuǐ
píng
qiáo
bìng
huáng
bàn
piāo
piāo
luàn
sān
diǎn
chóu
zuò
huà
liáo
yún
西
cūn
máo
shè
zhòng
duò
tóng
shāo
hǎo
liú
mán
yàng
dào
chūn
xiāo
sān
mián
míng
suì
shì
chóng
dòu
xiǎo
lóu
yāo

译文

自从告别了西风,柳枝便显得格外憔悴,寒云低垂,流水漫过平桥。没有一片黄叶陪伴柳树飘零。三四只乌鸦杂乱地落在枝头,我怀着愁绪静坐,百无聊赖地闲谈。乌云低垂,仿佛要压垮西村的茅舍,我担心柳枝会被当作柴火一同烧掉。希望它能保持这蛮腰的姿态,直到春宵。来年它将再次在风中飘摇,重新与小楼边的细腰争艳。

逐句剖析

"自别西风憔悴甚":自从告别了西风,柳枝便显得格外憔悴,

"冻云流水平桥":寒云低垂,流水漫过平桥。

"并无黄叶伴飘飘":没有一片黄叶陪伴柳树飘零。

"乱鸦三四点":三四只乌鸦杂乱地落在枝头,

"愁坐话无憀":我怀着愁绪静坐,百无聊赖地闲谈。

# 无憀:百无聊赖。

"云压西村茅舍重":乌云低垂,仿佛要压垮西村的茅舍,

"怕他榾柮同烧":我担心柳枝会被当作柴火一同烧掉。

# 榾柮:柴疙瘩。

"好留蛮样到春宵":希望它能保持这蛮腰的姿态,直到春宵。

# 蛮样:白居易称其家妓小蛮腰细、善舞,有“杨柳小蛮腰”句。故称柳条为“蛮样”。末句“腰”字,亦承此意。

"三眠明岁事":来年它将再次在风中飘摇,

# 三眠:喻柳条在春风中起伏之状。典出《三辅旧事》。

"重斗小楼腰":重新与小楼边的细腰争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寒柳》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围绕寒柳而写景,用许多景物点缀秋。“冻云流水平桥”,“乱鸦三四点”,皆为写景佳句。下片“榾柮”与“蛮样”并列,化俗为雅,尤为可贵。全词移情于柳,手法高妙,以寒柳为题,通过咏物抒怀,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全词情感细腻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词人咏寒柳而通篇不出一“柳”字,已觉难能,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更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词人、骈文作家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其父陈贞慧为“明末四公子”之一。陈维崧幼时便有文名,明亡后,科举不第。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陈维崧才力富健,诗文兼擅,尤以词与骈文成就最高。词学苏、辛,风格豪放,为阳羡词派领袖。其所作词一千六百余首,为历代词人之冠,与朱彝尊、顾贞观并称为“词家三绝”。其骈文气脉雄厚,风骨浑成,与吴绮同称名家。著有《湖海楼全集》。今人有点校本《陈维崧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咏柳为内容的婉约抒情词。全篇以寒柳为媒介,描绘西风摧折、冻云垂野、乱鸦孤啼的萧瑟秋景与冬去春来柳树新发的生命期待,抒发了词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2. 分段赏析

上片写景抒情:首句“自别西风憔悴甚”:以西风点明季节,同时用“憔悴”形容柳的状态,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冻云流水平桥”:描绘了一幅寒冷、萧瑟的景象,冻云、流水、平桥共同构成了一个凄清的环境。“并无黄叶伴飘飘”:进一步强调了柳的孤独,连黄叶也没有陪伴它飘落。“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通过乱鸦和愁坐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聊赖。下片转折寄望:“云压西村茅舍重”:继续描绘阴沉的天气,云压茅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怕他榾柮同烧”:担心柳会被当作柴火焚烧,表达了对柳的怜惜。“好留蛮样到春宵”:希望柳能保留其美丽的姿态到春天,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用“三眠”和“重斗小楼腰”的意象,表达了对柳明年春天重新焕发生机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杂诗》

下一篇:清·王国维《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