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
·
chūn
xiàn
qián
jiāng

朝代:清作者:厉鹗浏览量:3
chūn
xiàn
qián
jiāng
shì
bēn
wēi
lóu
huà
shān
gēn
lín
lín
rén
yǐng
xiàng
shā
shì
fēng
fān
xià
hǎi
mén
qiū
yáo
kōng
cùn
hàn
jīng
jiāo
yǒu
qiān
cūn
tián
jiā
zhèng
duò
yōu
shí
lèi
ān
xīn
dào
pén

译文

富春县前江水气势奔腾,高楼如画般俯瞰着山脚。众多的人影朝着沙市走去,一片片风帆朝着海门驶去。秋天的天空高远,没有一丝云彩,经历旱灾,千村土地变成焦土。农民们正为忧虑之事落下眼泪,怎样才能得到新酿的酒倒入瓦盆。

逐句剖析

"富春县前江势奔":富春县前江水气势奔腾,

"危楼如画俯山根":高楼如画般俯瞰着山脚。

"林林人影向沙市":众多的人影朝着沙市走去,

"叶叶风帆下海门":一片片风帆朝着海门驶去。

"秋入遥空无寸翳":秋天的天空高远,没有一丝云彩,

"旱经焦土有千村":经历旱灾,千村土地变成焦土。

"田家正堕忧时泪":农民们正为忧虑之事落下眼泪,

"安得新酤倒瓦盆":怎样才能得到新酿的酒倒入瓦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富春·富春县前江》是清代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绘富春县前江水奔腾,危楼如画俯瞰山根的壮阔之景。颔联通过描写林林总总的人影奔赴沙市,叶叶风帆驶向海门,展现出此地的繁忙。颈联则笔锋一转,描绘秋空无云却难掩旱灾导致焦土千村的悲惨现实。尾联写田家正因旱灾忧心落泪,渴望新酿之酒借酒消愁,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学家,“浙西六家”之一

厉鹗(1692~1752),清代文学家。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举人,屡试进士不第,终生未仕。厉鹗博通经史,兼擅诗词,为朱彝尊之后浙西诗派和浙西词派的代表作家。他诗学宋人,主新奇,喜用替代字,多写闲情逸致;词学姜夔,清空绝俗。他与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严遂成并称为“浙西六家”。代表作品有《灵隐寺月夜》《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著有《樊榭山房集》《绝妙好词笺》《南宋杂事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富春县前江势奔”,开篇点题,描绘富春县前江水奔腾向前的磅礴气势,“奔”字生动地展现出江水的汹涌澎湃。“危楼如画俯山根”则描绘出依山而建的高楼,宛如一幅画卷,俯瞰着山脚,给人以壮观之感,为读者勾勒出富春县的地理风貌,展现出其山川的壮丽,奠定了诗歌开阔的视野基调。颔联:进一步描绘富春县的热闹景象。“林林人影向沙市”,“林林”形容人影众多,人们纷纷前往沙市,展现出当地的商业活动繁忙。“叶叶风帆下海门”,“叶叶”描绘风帆之多,船只驶向海门,说明此地水运发达,这两句从人的活动和船只的往来,展现出富春县的繁荣与活力。颈联:“秋入遥空无寸翳”,描绘出秋天的天空高远晴朗,没有一丝云彩,本应是美好的景象。然而“旱经焦土有千村”却陡然转折,写出此地经历旱灾,千村土地都变成焦土,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旱灾对社会造成的严重破坏,引发读者对民生的关注。尾联:聚焦于田家(农民)。“田家正堕忧时泪”,直接写出农民因旱灾而忧心落泪,表现出他们面对灾难的无奈与痛苦。“安得新酤倒瓦盆”则进一步刻画农民渴望能有新酿的酒,倒入瓦盆借酒消愁,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愁苦之深,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将诗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王士祯《初春济南作》

下一篇:清·项鸿祚《太常引·客中闻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