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jùn
chéng

朝代:清作者:朱彝尊浏览量:3
qīng
zhōu
chéng
jiàn
lǎn
huài
gēn
dào
héng
biān
chéng
shuǐ
mén
xīng
hán
bīng
dòng
yuè
bàng
xiǎo
yān
hūn
xīn
xiāng
guān
chóng
lái
duàn
hún

译文

乘着空闲驾着轻舟进入郡城,将船缆系在损坏的篱笆根部。​古老的道路上横卧着边地的战马,孤立的城池关闭了水门。​星光中含着兵戈之气在涌动,月亮依傍着拂晓的烟雾显得昏暗。​这返回乡里的路途如此辛苦,再次来到这里只觉得客居他乡的魂魄都要断绝了。

逐句剖析

"轻舟乘间入":乘着空闲驾着轻舟进入郡城,

"系缆坏篱根":将船缆系在损坏的篱笆根部。​

"古道横边马":古老的道路上横卧着边地的战马,

# 边马:清兵的战马,因清兵来自东北关外,故称边马。

"孤城闭水门":孤立的城池关闭了水门。​

"星含兵气动":星光中含着兵戈之气在涌动,

"月傍晓烟昏":月亮依傍着拂晓的烟雾显得昏暗。​

"辛苦乡关路":这返回乡里的路途如此辛苦,

"重来断客魂":再次来到这里只觉得客居他乡的魂魄都要断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晓入郡城》是清代朱彝尊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轻舟进入郡城,看到古道上横卧着边地的战马,孤城关闭水门,星光中含着兵戈之气,月亮依傍晓烟显得昏暗的景象,最后抒发了返回乡里路途辛苦,重来此地令人断魂的感慨。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语言沉郁。通过对这些景象和情感的表达,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学者、文学家,“浙西词派”的开创者

朱彝尊(1629~1709),清代学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朱彝尊与陈维崧、顾贞观并称为“词家三绝”,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其词推崇姜夔、张炎,标举清空醇雅,开创“浙西词派”。其诗宗唐而求变,作品风格多样。诗歌特点前期表现为苍凉慷慨,格调激越,后期为平和典雅、风格柔和。其古文具有叙述简要、语言雅洁的特点。代表作品有《卖花声·雨花台》《桂殿秋·思往事》《出居庸关》等。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明诗综》。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晓入郡城》是清代文学家朱彝尊在顺治三年(1646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为丙戌年。​弘光元年乙酉(1645年),南京被攻破,清兵一路向南推进至江南地区,战火蔓延各处。当时朱彝尊刚刚成婚,却不得不离开家乡秀水(如今的浙江嘉兴),到外地躲避战乱。而这首诗,便是他在躲避战乱后返回故乡,于拂晓时分进入嘉兴府城时所写,诗中情景也折射出明末清初动荡不安的时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怀诗。介绍了诗人乘轻舟进入郡城,看到古道上横卧着边地的战马,孤城关闭水门,星光中含着兵戈之气,月亮依傍晓烟显得昏暗,返回乡里路途辛苦,重来此地令人断魂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渲染:诗中对郡城荒凉景象的描写,如“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渲染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直抒胸臆:“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尾联直抒胸臆,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辛苦乡关路”直白道出往返故乡路途的艰辛,没有丝毫隐晦;“重来断客魂”更是直接抒发再次来到此地时的悲痛与震撼,这份情感不再通过景物间接传递,而是以“断客魂”这样强烈的表述直接倾泻,既包含对旅途劳苦的慨叹,更有对故地变迁、时局动荡的痛心,让读者清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情感真挚而有冲击力。

3. 分段赏析

首联“轻舟乘间入,系缆坏篱根”描绘出诗人乘着轻舟,趁着空闲进入郡城,将船缆系在损坏的篱笆根部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对轻舟和坏篱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破败的氛围,为后文描写郡城的景象做铺垫。颔联“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描写古老的道路上横卧着边地的战马,孤立的城池关闭了水门。这里通过对古道、边马、孤城和水门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战争后郡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颈联“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描绘星光中含着兵戈之气在涌动,月亮依傍着拂晓的烟雾显得昏暗的画面。通过对星和月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抒发了返回乡里的路途如此辛苦,再次来到这里(只觉得)客居他乡的魂魄都要断绝了的感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俞樾《金缕曲·次女绣孙》

下一篇:清·郑燮《竹枝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