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黄梅杂雨晴":梅子黄了一半,时雨时晴,
"虚岚浮翠带湖明":山雾虚幻绿树如翠浪浮动,与明净的湖水相衬映,
# 湖:指太湖。,虚岚浮翠:形容远山倒影入湖。岚:山里的雾气。
"闲云高鸟共身轻":悠闲的云高飞的鸟身子都很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山果打在头上不要问价钱,
"野花盈手不知名":野花满手不知花的名,
"烟峦直是画中行":周围都是烟雾笼罩的山峦,我们真像在优美的画中行。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描绘了春日景色与游山的所见所感,体现了词人细腻的观察与对自然的深情,营造出空灵恬淡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首写山水自然的词,借春日山林的清新景致与游山的独特趣味,写出了词人对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恬淡意境中蕴含的人格志趣与隐逸情怀。
2. 分段赏析
上片:“黄梅杂雨晴”点明江南梅雨季节的特征,雨晴交织的朦胧感中,一半是黄梅雨的湿润,一半是初晴的微光,色彩与湿度的交织奠定了温润清雅的基调。“虚岚浮翠”以“虚”字写雾气缥缈,“浮”字赋山色动态,青翠山峦仿佛漂浮于湖面之上;“带湖明”则以湖水的澄澈反光,映照山峦绿意,形成“山光水色共徘徊”的视觉呼应,画面明暗交织,层次丰富。“闲云高鸟”以自然界的悠游物象自比,“共身轻”三字将云的闲散、鸟的轻盈与自身心境融合,仿佛身体与思绪一同脱离尘俗,达到物我两忘的轻盈状态。上片以“雨晴—岚翠—云鸟”为线索,从气候到山水再到情志,景中含情,奠定全诗闲适恬淡的氛围。下片:“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山果打头”以拟人化手法写山果熟透坠落,仿佛主动“敲打”行人,充满自然野趣;“休论价”三字打破世俗功利心,凸显与自然馈赠的默契。“野花盈手”则描绘随手采撷野花的场景,“不知名”更见天真——不执着于物象的名称,只沉醉于自然之美,暗含对“无名之美”的哲学思考。“烟峦直是画中行”以“画中行”比喻置身山水之间的体验,将前文的烟雨、湖光、山果、野花凝聚成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直是”二字强化了现实与艺术的交融,仿佛诗人并非观画,而是成为画中一景,进一步升华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上一篇:清·秋瑾《去常德州中感赋》
下一篇:清·朱彝尊《云中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