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wáng
tái
huái
怀

朝代:清作者:廖燕浏览量:3
yuè
qiáo
yóu
cún
bài
hàn
tái
dōng
nán
bàn
wàng
zhōng
kāi
mìng
guī
tíng
zhǎng
zhàn
wáng
rén
yán
fāng
jiàn
cái
yuè
xíng
kōng
cóng
zhuǎn
jiāo
lóng
hǎi
juǎn
cháo
huí
shān
chuān
xióng
zài
jiàn
wài
shí
wén
rào
diàn
léi

译文

粤地的山岭上还留存着向汉朝称臣的高台,从这里眺望,东南半壁的江山豁然展开。命运归属于亭长刘邦而成就王业,有人从南方兴起才显现出称霸之才。日月在天空运行,大地随之转动,蛟龙潜入大海,卷起浪潮涌回。山川自古以来雄伟的景象依然存在,栏杆外不时听到如雷电环绕的声响!

逐句剖析

"粤峤犹存拜汉台":粤地的山岭上还留存着向汉朝称臣的高台,

# 拜汉台:指越王台。因赵佗终于归顺汉朝,故说拜汉。,粤峤:同“穗”岭,即广州的山,指越秀山。峤,尖而高的山。

"东南半壁望中开":从这里眺望,东南半壁的江山豁然展开。

# 东南半壁望中开:东南半壁,即东南的半壁山河,此指岭南。这句说,(登台远望)东南半壁山河全部展现在眼前。

"命归亭长占王业":命运归属于亭长刘邦而成就王业,

# 命归亭长占王业:这句说,命远注定要归刘邦得占王业,统一天下。命:命运。亭长:指刘邦,因刘邦参加农民起义前曾任泗水亭长。

"人起炎方见霸才":有人从南方兴起才显现出称霸之才。

# 人起炎方见霸才:这句说,赵佗崛起于南方,也显示出有称霸一方的才能。人:指赵佗。炎方:南方。

"日月行空从地转":日月在天空运行,大地随之转动,

# 日月行空从地转:这句说,日月在天空运行,是从地下转过来的。日月:暗合“明”字。隐括含意是:抗清斗争还在继续,复明仍有希望。

"蛟龙入海卷潮回":蛟龙潜入大海,卷起浪潮涌回。

# 蛟龙入海卷潮回:这句说,蛟龙入了大海,还会随着潮水卷回。这句是上句的同义反复,隐括含意是:失败的抗清势力还会复炽,希望有朝一日,局势会出现转机。

"山川自古雄图在":山川自古以来雄伟的景象依然存在,

# 山川自古雄图在:山川,此代指中国。这句说,中国有雄图大志的人,自古至今,相传不绝。

"槛外时闻绕电雷":栏杆外不时听到如雷电环绕的声响!

# 槛外时闻绕电雷:槛(jian),栏杆。这句说,(越王台)栏杆之外,时有电光缭绕,雷声不绝。共隐括的含意,是借用《易经》丰卦所说:“雷电皆至,丰。”因为雷的威力大,电能产生光明,而雷电并至,故说“丰”(盛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粤王台怀古》是清代廖燕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人凭吊广州越秀山粤王台古迹,借赵佗先自立为王后归汉的故事,抒发朝代兴亡感慨,隐喻反清势力斗争不息,寄寓抗清复明期望。首联写登台所见之景,颔联以典故言兴衰,颈联、尾联描绘自然壮景,暗示历史变迁。全诗意境雄浑,将历史兴衰与个人抱负相融合,体现出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情感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1647年初,廖燕初至广州,于此停留约一年时间。同年十二月,吴三桂协同耿精忠、尚之信举兵叛乱,“三藩之乱”由此爆发。短短数月内,辰州、沅州等多地接连被攻陷,叛军占据岭南六省。彼时,这场斗争的性质尚不明确,廖燕对其抱有恢复明朝的深切期望。故而,他在广州创作了这首诗,创作时间大致在1647年末,亦或1648年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凭吊粤王台古迹,借赵佗相关历史故事,抒发对朝代兴亡的感慨,隐喻反清复明的热切期望,展现出诗人对英雄霸业、时代变迁的思考,以及山川永固、壮志不灭的豪迈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联“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点明地点为粤地山岭,粤王台遗迹尚存,诗人登台眺望,东南半壁江山开阔之景尽收眼底。“犹存”二字,写出历史遗迹历经岁月仍在,蕴含着对历史沧桑的喟叹。颔联“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亭长”指刘邦,以其低微出身最终成就帝业,与在南方兴起的赵佗对比,感慨英雄不问出处,兴衰变幻无常,展现出历史的波澜壮阔与命运的难以捉摸。颈联“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从历史人事转到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日月按轨道运行,大地不停转动,蛟龙入海掀起浪潮,以宏大的自然景象,象征历史的滚滚向前与不可阻挡,也暗示人事的兴衰如同自然变化般难以抗拒。尾联“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写山川依旧雄伟,而台槛之外不时传来如雷电般的声响。“雄图在”表明山川的壮丽永恒,与历史变迁形成对比,“绕电雷”增添了一种神秘、震撼之感,余韵悠长,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无尽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董晓山《瘗鹤》

下一篇:清·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