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峤犹存拜汉台":粤地的山岭上还留存着向汉朝称臣的高台,
# 拜汉台:指越王台。因赵佗终于归顺汉朝,故说拜汉。,粤峤:同“穗”岭,即广州的山,指越秀山。峤,尖而高的山。
"东南半壁望中开":从这里眺望,东南半壁的江山豁然展开。
# 东南半壁望中开:东南半壁,即东南的半壁山河,此指岭南。这句说,(登台远望)东南半壁山河全部展现在眼前。
"命归亭长占王业":命运归属于亭长刘邦而成就王业,
# 命归亭长占王业:这句说,命远注定要归刘邦得占王业,统一天下。命:命运。亭长:指刘邦,因刘邦参加农民起义前曾任泗水亭长。
"人起炎方见霸才":有人从南方兴起才显现出称霸之才。
# 人起炎方见霸才:这句说,赵佗崛起于南方,也显示出有称霸一方的才能。人:指赵佗。炎方:南方。
"日月行空从地转":日月在天空运行,大地随之转动,
# 日月行空从地转:这句说,日月在天空运行,是从地下转过来的。日月:暗合“明”字。隐括含意是:抗清斗争还在继续,复明仍有希望。
"蛟龙入海卷潮回":蛟龙潜入大海,卷起浪潮涌回。
# 蛟龙入海卷潮回:这句说,蛟龙入了大海,还会随着潮水卷回。这句是上句的同义反复,隐括含意是:失败的抗清势力还会复炽,希望有朝一日,局势会出现转机。
"山川自古雄图在":山川自古以来雄伟的景象依然存在,
# 山川自古雄图在:山川,此代指中国。这句说,中国有雄图大志的人,自古至今,相传不绝。
"槛外时闻绕电雷":栏杆外不时听到如雷电环绕的声响!
# 槛外时闻绕电雷:槛(jian),栏杆。这句说,(越王台)栏杆之外,时有电光缭绕,雷声不绝。共隐括的含意,是借用《易经》丰卦所说:“雷电皆至,丰。”因为雷的威力大,电能产生光明,而雷电并至,故说“丰”(盛大)。
清代诗人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凭吊粤王台古迹,借赵佗相关历史故事,抒发对朝代兴亡的感慨,隐喻反清复明的热切期望,展现出诗人对英雄霸业、时代变迁的思考,以及山川永固、壮志不灭的豪迈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联“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点明地点为粤地山岭,粤王台遗迹尚存,诗人登台眺望,东南半壁江山开阔之景尽收眼底。“犹存”二字,写出历史遗迹历经岁月仍在,蕴含着对历史沧桑的喟叹。颔联“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亭长”指刘邦,以其低微出身最终成就帝业,与在南方兴起的赵佗对比,感慨英雄不问出处,兴衰变幻无常,展现出历史的波澜壮阔与命运的难以捉摸。颈联“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从历史人事转到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日月按轨道运行,大地不停转动,蛟龙入海掀起浪潮,以宏大的自然景象,象征历史的滚滚向前与不可阻挡,也暗示人事的兴衰如同自然变化般难以抗拒。尾联“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写山川依旧雄伟,而台槛之外不时传来如雷电般的声响。“雄图在”表明山川的壮丽永恒,与历史变迁形成对比,“绕电雷”增添了一种神秘、震撼之感,余韵悠长,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无尽感慨。
上一篇:清·董晓山《瘗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