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气荐金风":清爽的秋风送来宜人的气息,
# 爽气荐金风:言金风频送爽气。荐:频之意。金风:西风。
"新凉入衣袂":新添的凉意悄然沁入我的衣袖。
"朝露流青桐":晨露滑落在青翠梧桐叶上,
# 青桐:言苍翠的梧桐。桐:指梧桐。
"旭日光生媚":初升的朝阳映照出明媚光华。
"轩窗坐临江":倚坐临江轩窗前,
"烟影浮轻翠":江面雾气缭绕,浮起一抹淡青色烟岚。
"竹树带飞岚":竹林和树木间飘动着山间的雾气,
# 飞岚:即飘动的雾气。岚:山上的雾气。
"荇藻俱明丽":水草与荇藻在波光里鲜亮夺目。
# 荇藻:水草。
"双鸥浴回波":一双白鸥在回旋的江波中嬉戏沐浴,
"蹴荡晴光坠":它们搅动的水波仿佛将晴日的光辉都激荡坠落。
# 蹴荡晴光坠:浮光跃金。蹴:踢、跳。蹴荡:跳荡。
"风帆云外来":江上的风帆仿佛从云端之外驶来,
"隐见都深致":若隐若现间透出悠远意境。
"渔网次第张":渔网次第展开,
"钓饵各呈技":投放钓饵时各自展示着技巧。
# 各呈技:犹言各显其能。呈技:显能。
"苟得亦偶然":偶然有所收获便已足够,
# 苟得:假使得到。苟:连词,如果,假设。
"贪求本无谓":贪求本就毫无意义。
"远雁下平沙":孤雁降落在平坦沙洲,
"嘹亮遗凄唳":它们嘹亮的叫声中遗留着凄清的唳鸣。
# 凄唳:凄厉的叫声。唳:鹤叫声。此处指雁鸣。
"幽怀本不穷":幽远的情怀本就无尽头,
"况当心目费":更何况此刻目见心感皆投入此景。
"淡淡横朝烟":淡淡的朝烟横亘天际,
"脉脉深秋思":凝望秋景的思绪如烟般绵长难尽。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湘江秋晓》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湘江秋晓图景,抒发了对偶然与贪求的思考,以及深秋时节萦绕于心的淡淡情思,蕴含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通感:“爽气荐金风”中“荐”字释义为“频送”,通过通感手法将触觉的凉爽转换为动态意象,赋予金风以主动性,仿佛清风有意送来爽意,生动表现出秋风的宜人。对比:把“渔网次第张”的繁忙与“苟得亦偶然”的淡泊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形成张力,升华了诗歌的思想内涵。拟人:“双鸥浴回波”两只鸥鸟在回旋的水波中嬉戏沐浴,“浴”字拟人化尽显鸥鸟的闲适自在。动静结合:“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竹林树木笼罩着飘动的山岚,水中荇藻在清澈的江水中清晰可见,色彩明丽,一动一静之间,展现出江边环境的清幽与生机。
3. 分段赏析
“爽气荐金风,新凉入衣袂”两句描绘秋日清晨的凉爽氛围。“荐”字赋予金风以主动性,仿佛清风有意送来爽意,生动表现出秋风的宜人;“入”字则将无形的凉意具象化,好似新凉化作可触的衣物,悄然浸入衣袖,细腻地传递出秋日清晨的清冽感受,奠定全诗清新明快的基调。“朝露流青桐,旭日光生媚”两句是对清晨景物的细致刻画。朝露在青桐枝叶间流淌,“流”字写出露水晶莹灵动之态;旭日初升,光芒为景物增添娇媚之姿,“媚”字以拟人化手法,赋予阳光以温柔情意,二者结合展现出晨光中草木含露、光影摇曳的鲜活画面,尽显秋晓时分的生机与柔美。“轩窗坐临江,烟影浮轻翠”两句交代诗人的观景位置与眼前景象。诗人静坐临江轩窗旁,目光所及,烟雾笼罩下的江面浮起淡淡青翠之色,“浮”字巧妙写出烟影与江水、翠色相互交融又若即若离的朦胧感,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诗人悠然观景的情境之中。“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两句进一步铺陈江边景致。竹林树木笼罩着飘动的山岚,“带”字形象地表现出岚气与竹树相依相伴的状态;水中荇藻在清澈的江水中清晰可见,色彩明丽,“明丽”二字直抒胸臆,凸显出水清草美的鲜明画面,一动一静之间,展现出江边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双鸥浴回波,蹴荡晴光坠”两句聚焦于江上的动态场景。两只鸥鸟在回旋的水波中嬉戏沐浴,“浴”字尽显鸥鸟的闲适自在;它们的动作蹴起水波,仿佛将晴日的光辉激荡坠落,“蹴荡”“坠”等动词充满动感,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出鸥鸟戏水时光影摇曳、活泼有趣的画面,为静谧的秋晓增添了灵动的气息。“风帆云外来,隐见都深致”两句写江上的风帆景象。风帆仿佛从云端之外驶来,“云外来”赋予风帆以缥缈之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纵深感;风帆在视野中时隐时现,每一种状态都蕴含着深远的情致,“隐见都深致”既写出了景物的变化之美,也透露出诗人观景时的悠然意趣。“渔网次第张,钓饵各呈技”两句描述江边渔民的活动。渔网依次张开,渔民们投放钓饵各有技巧,“次第张”“各呈技”以平铺直叙的语言,展现出渔民劳作时的有序与各自的技艺,画面感十足,从侧面反映出江边生活的平实与烟火气息。“苟得亦偶然,贪求本无谓”两句由渔民捕鱼引发感慨。偶然有所收获便已足够,贪求本就毫无意义,这两句以富有哲理的话语,表达了一种超然淡泊的人生态度,既是对渔民劳作的一种感悟,也蕴含着诗人对世间贪求之态的思索,升华了诗歌的思想内涵。“远雁下平沙,嘹亮遗凄唳”两句转向对空中雁群的描写。远飞的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其嘹亮的叫声中遗留着凄清的唳鸣,“远”“下”二字勾勒出大雁飞行的轨迹与栖息的状态,“凄唳”则为秋景增添了几分苍凉之感,借雁声传递出一种深沉的秋意与幽微的愁绪。“幽怀本不穷,况当心目费”两句直抒诗人的胸怀。幽远的情怀本就无穷无尽,更何况此时心目为美景所劳费,“本不穷”强调情怀的深广,“当心目费”则说明美景引发了诗人更多的思绪,二者相互映衬,表现出诗人面对秋晓美景时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波动。“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两句以景语作结,收束全诗。淡淡的朝烟横亘空中,似含脉脉之情的深秋思绪,“淡淡”“脉脉”两个叠词,既写出了烟霭的轻柔缥缈,又赋予秋思以人的情感,情景交融,余韵悠长,将诗人对秋晓的眷恋与深秋的思绪巧妙地融入这一画面之中,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上一篇:清·黄图安《闲咏二绝》
下一篇:清·谭嗣同《似曾诗(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