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tóu
yuè
·
·
bié
piān
xiāng
féng

朝代:清作者:朱彝尊浏览量:3
bié
piān
xiāng
féng
zhòng
xiū
huí
huàn
zuò
huí
shēn
liào
shì
qiū
nán
zhì
yíng
yíng
lèi
jiǔ
lán
kōng
yǒu
xiāng
lián
zhù
chóu
lòu
sān
tōng
yuè
dēng
qián
méi
shāng
liáng

译文

离别偏偏比相逢更容易,在众人之中不要回避。呼唤你坐下,你转过身来,料想那含情的目光,难以抑制满眶的泪水。​​酒宴将散,纵有万般相惜之情,终究徒然,欲将你留下,却愁苦无计可施。更漏滴答,报更鼓已敲过三响,月亮之下,灯火之前,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地方。

逐句剖析

"别离偏比相逢易":离别偏偏比相逢更容易,

"众里休回避":在众人之中不要回避。

"唤坐回身":呼唤你坐下,你转过身来,

"料是秋波":料想那含情的目光,

"难制盈盈泪":难以抑制满眶的泪水。

"酒阑空有相怜意":​​酒宴将散,纵有万般相惜之情,终究徒然,

"欲住愁无计":欲将你留下,却愁苦无计可施。

"漏鼓三通":更漏滴答,报更鼓已敲过三响,

"月底灯前":月亮之下,灯火之前,

"没个商量地":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城头月·别离偏比相逢易》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开篇直抒胸臆,道出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奈,且结合“众里休回避”,写出唯有离别之际,才得以在众人面前不回避地相处,看似易得的离别,实则饱含无法正常相聚的悲哀,是一种悲痛。下阕借无情江水与催促的渡船,渲染离别之迫。“一声归去,临行又坐,乍起翻眠”,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将离别时内心的纠结、不舍与怅惘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展现出离人复杂难宁的心境,全词情感真挚,于低徊婉转中尽显深沉的别离之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学者、文学家,“浙西词派”的开创者

朱彝尊(1629~1709),清代学者、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朱彝尊与陈维崧、顾贞观并称为“词家三绝”,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其词推崇姜夔、张炎,标举清空醇雅,开创“浙西词派”。其诗宗唐而求变,作品风格多样。诗歌特点前期表现为苍凉慷慨,格调激越,后期为平和典雅、风格柔和。其古文具有叙述简要、语言雅洁的特点。代表作品有《卖花声·雨花台》《桂殿秋·思往事》《出居庸关》等。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明诗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别离偏比相逢易,众里休回避”,词人开篇便感慨离别总是比相逢更容易,这种对人生聚散的感叹,饱含着深深的无奈。在众人之中与心上人相遇,他希望心上人不要回避,表现出对这次相逢的珍视。“唤坐回身,料是秋波,难制盈盈泪”,词人想唤心上人坐下,她转过身来,那含情的目光,让词人难以抑制夺眶而出的泪水。这几句通过细腻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两人相逢时那种激动、心酸又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深情的场景之中。下阕:“酒阑空有相怜意,欲住愁无计”,酒筵将尽,两人虽然彼此怜惜,情谊深厚,但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却没有办法留住对方。“空有”二字,突出了无奈之感,即使有情,也无法改变现实,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漏鼓三通,月底灯前,没个商量地”,漏鼓已经敲响三通,表明时间在无情地流逝,在这月底灯的前寂静时刻,两人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只能无奈地面对离别。此处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冷清、压抑的氛围,将离别的无奈与哀愁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王士祯《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下一篇:清·黄景仁《圈虎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