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状崔嵬里":如同珠串般高耸的山峰连绵起伏,
"兰衢入好诗":飘着兰香的小路自然融入诗中。
"远岑如竞秀":远方的山峰仿佛在比赛谁更秀美,
"近岭似争奇":远方的山峰仿佛在比赛谁更秀美。
"雨过风来紧":骤雨刚停山风就急促吹来,
"山寒花落迟":高山的寒冷让花朵凋谢得更缓慢。
"亭遥先得月":远处的亭子最先迎来月光,
"树密显高枝":茂密树林里唯有高处的枝条格外醒目。
"湖平无涌浪":平静的湖面看不到翻涌的浪花,
"雾净少多歧":雾气散去后山路少了分岔。
"脉脉金明液":阳光下的池水泛着金色的波光,
"溶溶积翠池":碧绿的池水泛着流动的光泽。
"常忧思解愠":常常忧虑如何化解世间的怨气,
"乐志余清悲":虽心怀治世之乐仍难免清冷悲悯。
"素学臣邻老":虚心向老臣学习治国之道,
"耆年自不知":虽到高龄仍感学识不足。
1. 分段赏析
首联“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以珠玉喻山形,用兰香比诗韵,奠定了全诗清雅脱俗的基调。颔联“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运用拟人手法,通过“竞秀”“争奇”的生动描写,赋予远山近岭以灵动的生命力。中间三联集中写景:颈联“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通过风雨与花落的时序对比,展现山间气候特征;“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一联则巧妙以月映亭、枝显树的构图展现夜色山景;“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又转为平远视角,描绘出湖雾交融的静谧画面。这三联对仗工整,远近相宜,动静结合,充分展现了诗人观察的细致入微。后两联转入抒情,“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以叠词描摹水光山色,自然过渡到“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的复杂心绪。尾联“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含蓄表达了作者虽居高位却谦逊自持的人生态度。
2. 作品点评
这首诗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真挚动人的情感。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金缕曲·慰西溟》
下一篇:清·陈维崧《江南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