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罢归来妇子围":狩猎归来,家人围坐篝火旁,
# 妇:一作父。
"露沾秋草鹿初肥":秋草缀满露珠,新猎的鹿肉正肥美鲜香。
"折杨共炙倾浑脱":折下杨枝串肉炙烤,畅饮皮囊中的美酒,
"醉趁孤鸿马上飞":醉意朦胧间跨上马背,追逐孤飞的鸿雁疾驰远方。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分段赏析
“猎罢归来妇子围”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狩猎结束后的温馨场景。“猎罢归来”点明了时间和事件的背景,“妇子围”则描绘出妻子和孩子围绕上来的画面,展现出蒙古部落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氛围,人物形象鲜活,充满生活气息,字里行间透着团聚的暖意。“露沾秋草鹿初肥”聚焦于狩猎后的自然景象与猎物状态。“露沾秋草”点明了时节是秋季,晨露沾湿秋草的细节,营造出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这一景物描写既交代了环境,也暗示了狩猎可能是在清晨进行;“鹿初肥”则写出了猎物的丰美,既体现了狩猎的收获,也从侧面反映出蒙古部落狩猎生活的特点。“折杨共炙倾浑脱”进一步描绘了狩猎后的欢宴场景。“折杨共炙”展现了人们折取杨枝烧烤猎物的热闹画面,充满了生活的野趣;“倾浑脱”中的“浑脱”指的是皮囊酒器,倾倒酒浆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开怀畅饮的豪爽情态,语言简洁却极具画面感,将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与豪放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醉趁孤鸿马上飞”以动态的画面收尾,展现了酒后的豪情。“醉”字点出了人们畅饮后的状态,“趁孤鸿马上飞”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骑马飞驰的身影仿佛要追赶孤鸿的情景,既写出了骑马者的洒脱不羁,也体现出蒙古部落人民矫健的身手与自由奔放的精神,全诗的情感在此达到高潮,传递出对蒙古部落生活的赞美与欣赏。
上一篇:清·黄任《西湖杂诗》
下一篇:清·郑燮《道情十首(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