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崖迸水落丝丝":悬崖下奔腾的河水一丝丝的落下,
"冬不凝冰事匪奇":出泉水冬不结冰并非奇事。
"应为仙家修养法":这可能是仙人修炼出来的神力,
"将临玉女洗头时":仙女将要来此洗沐秀发了吧。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游仙诗。通过描绘医巫闾山“圣水盆”的奇景,融入仙家传说,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对神话意境的遐想,整体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游览兴致与对超逸之境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垂崖迸水落丝丝,冬不凝冰事匪奇”开篇聚焦“圣水盆”的核心景观,悬崖上的水流如丝般垂落,即便在寒冬也不结冰。“落丝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水流的轻柔形态,“冬不凝冰”则点出其异于常态的奇特性,“事匪奇”看似平淡,实则为后文引入神话传说铺垫,暗含“此奇景必有不凡缘由”的意味。诗人以客观视角描摹景象,字里行间透着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初步赞叹,奠定了全诗轻松探奇的基调。第二句“应为仙家修养法,将临玉女洗头时”由“冬不凝冰”的奇景自然联想到仙家传说,这并非普通的自然现象,而是仙家修炼所致,仿佛是玉女即将前来洗头,故水流保持温润不冻。“仙家修养法”“玉女洗头”的想象,将实景与神话融合,赋予自然景观超逸的仙气。此处寄托了诗人对神话世界的向往,以及游览中因奇景触发的浪漫遐想。诗人不执着于解释自然现象,而是以诗意的联想接纳其“奇”,体现了对自然之美与神话意境的双重欣赏,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趣味。
上一篇:清·余鸿《黄海杂兴》
下一篇:清·曾国藩《初入四川境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