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初回新睡足":从残梦中刚刚醒来,新睡了一觉,十分畅快。
"忽被东风":忽然被春天的风,
"吹上横江曲":吹到了横跨江面的那个弯曲角落。
"寄语归期休暗卜":传话给他,归来的日期不要暗自推测,
"归来梦亦难重续":就算归来,曾经的梦也难以再次延续。
"隐约遥峰窗外绿":隐隐约约的遥远山峰在窗户外面呈现出绿色。
"不许临行":不允许在临行前,
"私语频相属":频繁地低声私语、相互叮嘱。
"过眼芳华真太促":眼前的美好时光真的太过短暂,
"从今望断横波目":从今往后,我只能望穿秋水般地盼望。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通过描写主人公睡醒后的所见所感,营造出惆怅、无奈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对过去美好情感难以复返的惋惜,以及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借景抒情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展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2. 写作手法
联想:“残梦初回新睡足。忽被东风吹上横江曲”使人自然联想起唐金昌绪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词中“惊妾梦”不是宛转的莺啼声,而是断肠的横江曲,强化思妇梦碎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思妇的梦境为起点,词中虽未明写梦的内容,却能让人推测出,那必然是她与韦郎甜蜜相逢的场景。遗憾的是,美梦短暂,竟被无情打破。“残梦初回新睡足。忽被东风吹上横江曲”,此句不禁让人联想到唐金昌绪《春怨》中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不过,词中惊扰梦境的并非婉转的莺啼,而是令人断肠的横江曲。李白在《横江词》中曾写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韦郎远游天涯,前路艰险难料,归期更是无从知晓,女主人公因此忧心忡忡,叹息“归来梦亦难重续”。这破碎的美梦为何难以再续?是思妇容颜已改,还是韦郎被外界的花草所吸引?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下片着重抒发决断之情。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推开窗,远方隐约的青山绿峰,自然勾起思妇的怀远之意。忆起当年与韦郎分别时,“不许临行,私语频相属”的情景,至今仍难以释怀,那些发自内心的叮嘱,时常在耳畔回响。结句“过眼芳华真太促,从今望断横波目”,将那份长久的怨恨与深切的情感,化作了无奈的叹息与绝望。“横波目”指的是流转的眼神,如水中波光,南朝梁杨缴《咏舞诗》中有“慢睇出横波”之句。词中的女主人公感慨时光飞逝,青春如过眼云烟,对韦郎已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下一篇:清·朱彝尊《金缕曲·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