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迢迢宫漏长":静静地聆听着迢远悠长的宫漏声,
"斋居暂屏万机忙":斋居中暂且放下万机纷忙的政务。
"那无诗句娱清景":怎能没有诗句来娱悦这清幽之景,
"恰有梅梢送冷香":恰好有梅枝梢头送来清冽的冷香。
"案积陈编闲检点":案头堆积着旧籍闲时细细检点,
"志期旧学重商量":心中向往的旧学典籍需重新参详。
"灰飞子夜调元律":子夜时分更漏调准了节气律管,
"又喜天心复一阳":又欣然于天心初复的一阳之象。
清朝第六位皇帝
乾隆(1711~1799),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为其年号,寓意天道昌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满族,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庙号高宗。执政期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开博学鸿词科,主持编修《四库全书》。他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其诗歌内容包罗甚广,古诗大气,律诗工整,绝句清灵。写诗多有率性而吟或不饰雕琢之处,但不少诗作也颇为讲究,尤其绝句颇有妙趣。他在作诗上,情钟老杜,步法韩愈,追摹东坡。作品有《如意湖》《苏堤春晓》《过蒙古诸部落》《萨尔浒》《辽阳怀古》等。
1. 分段赏析
“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写环境与心境。首联以“静听宫漏”营造深夜静谧氛围,“迢迢”状时间悠长,“暂屏万机”写政务暂歇的片刻清闲,暗含对案牍劳形的厌倦。“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写情与景会。“那无”以反问引出诗意,见诗人对清景的敏感;“恰有”巧接梅香,以嗅觉意象打破寂静,梅的“冷香”既写自然之味,亦喻高洁志趣,景中含情,自然流露出文人以诗娱情、以梅自况的雅致。“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写作者的治学之态。“陈编”指古籍,“闲检点”非真闲散,而是忙里偷闲的研读;“志期旧学”表明诗人志在传承经典,“重商量”见其对学问的审慎与钻研,体现士大夫“以学养志”的追求。“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写节令与思考:“灰飞子夜”化用古代“候气”之法(以葭灰测节气变化),“调元律”指冬至时节阳气初动;“一阳复”暗合《周易》“复卦”之象,既写时序更替,亦喻希望萌生。
上一篇:清·宗元豫《七夕集晓榭》
下一篇:清·查慎行《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