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未共长官亲":停下车来不与长官亲近相交,
"诗句先惊入眼新":题诗首先令人眼前一亮顿感清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松针滴露如被高士采来作佩饰,
"干云合拟大夫身":入云松干正似大夫之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莫空论桂树在前的浮华虚影,
"要识甘棠著手春":应知晓甘棠(代指仁政)带来春日般的惠民之心。
"有约归来恣吟啸":约定归来后尽情吟诗长啸,
"冬心话与岁寒人":将寒冬中坚守的本心说与同样耐寒的人听。
清末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文学家。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瓶泉居士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史学界称之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道光十七年擢升为湖广总督。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工作,并且在虎门将收集到的鸦片进行销毁,即“虎门销烟”。林则徐的诗宗承白居易,平易近人,但挚情洋溢,他的胸怀和品格都尽情表露于诗中。晚年更以不尤不怨的态度,在诗中倾吐其忧时爱国的情绪。著有《云左山房诗钞》《云左山房文钞》《使滇吟草》等。
1. 分段赏析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两句是开篇破题。首句“停车未共长官亲”以“停车”场景暗含仕途往来,“未共长官亲”直言不媚权贵的态度,勾勒出诗人刚正不阿的形象;次句“诗句先惊入眼新”转写双松山馆题诗,“惊新”二字既点出松之品格令人耳目一新,又隐含对松所象征的高洁精神的期待,以“诗句”切入题咏,自然引出对松的刻画。“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两句以典故赋松以人格。“滴露纫骚客佩”化用《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将松针滴露比作高士佩戴的香草,暗喻其品格如屈原般贞洁;“干云合拟大夫身”引用秦始皇封泰山松为“五大夫”的典故,以“干云”状松之高耸入云,“大夫身”赋予其刚直伟岸的政治象征,两句一“纫”一“拟”,将自然物象与人文精神巧妙勾连,凸显松的君子之风与士人担当。“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两句以比兴抒仕途理想。“漫论桂树前头影”以“桂树”代指浮华权贵,“漫论”二字见轻慢之意,暗示不慕虚名;“要识甘棠著手春”用“甘棠”典故(《诗经》中百姓因怀念召公而爱护甘棠树,代指仁政),直言为官应如春风化雨惠及百姓,“要识”二字斩截有力,将松的坚韧与“甘棠”的惠民结合,寄寓“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于对比中见价值取舍。“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两句以情志收束全篇。“有约归来”设想退隐之景,“恣吟啸”写无拘无束的隐逸状态,与首联“不亲长官”形成呼应;“冬心”指松在寒冬中依然葱郁的本心,“岁寒人”借《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既指松,亦喻志同道合的高洁之士。“话与”二字如对挚友倾谈,将坚守节操的决心融入与“岁寒人”的共鸣中,暗含对官场污浊的疏离与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全诗以松起笔,以松收束,托物言志的脉络清晰,于沉郁中见旷达,在典重中显真性情。
上一篇:清·严遂成《砥柱峰》
下一篇:清·慈禧《祝母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