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豁中州":地势开阔坦荡,正是中原大地,
"黄河掌上流":河仿佛在手掌中流淌。
"岸低沙易涸":河岸低矮,沙滩容易干涸,
"天远树全浮":天空辽远,树木望去像全都漂浮在半空。
"梁宋回头失":回头望去,梁宋故地已消失在视野里,
"徐淮极目收":极目远眺,徐淮一带的景色尽收眼底。
"身轻往来便":身体轻盈,来来往往十分便捷,
"自叹不如鸥":却不禁感叹自己不如水鸥那般自由。
清代诗人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馀。号他山,又号查田,晚年自号初白老人,海宁(今属浙江)人。少从黄宗羲、钱澄之受学,康熙间以举人召值南书房,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查慎行与宋琬、施闰章、王士祯、赵执信和朱彝尊并称“国初六家”。其诗多写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为清初宋诗派名家。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
1. 分段赏析
首联“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以“中州”点明地点,“地势豁”写出中原大地开阔坦荡的特点,给人豁然开朗之感;“黄河掌上流”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奔腾的黄河比作在手掌中流淌,既凸显出视野开阔时黄河仿佛近在咫尺的视觉感受,又暗合地势开阔带来的豪迈之气,开篇便以大气的笔触勾勒出中原大地的壮阔景象。颔联“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紧承首联的开阔视野,聚焦于近处的河岸与远处的树木。“岸低沙易涸”描写河岸低矮、沙滩容易干涸的景象,展现出当地特有的地理风貌;“天远树全浮”则以“天远”衬托空间的辽阔,“树全浮”写出远处树木在开阔视野中仿佛漂浮于空中的视觉效果,从细节处进一步渲染出天地开阔的意境,与首联的壮阔相呼应。颈联“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转向人物的视角变化与所见范围。“梁宋回头失”写回头望去时,梁宋故地已消失在视野中,暗含着行程中的移动感;“徐淮极目收”则写极目远眺时,徐淮一带的景色尽数收入眼底,展现出视野的广阔。这两句通过“回头”与“极目”的动作对比,既写出了空间的转换,又让开阔的意境中多了几分行旅的意味。尾联“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由景物描写转入人物的情感抒发。“身轻往来便”写出身体轻快、出行便利的状态,看似是轻松的表述;“自叹不如鸥”则以水鸥作比,水鸥在天地间自由翱翔,而自己虽往来便利,却难有这般自在,直接抒发了对水鸥自由的羡慕,以及内心深处对无拘无束状态的向往达。
上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三十)》
下一篇:清·乾隆《题董其昌天降时雨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