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朝代:清作者:柳是浏览量:3
qián
táng
céng
zuò
wáng
zhōu
fén
zài
qiū
yóu
yuè
jīng
shāng
bào
wěi
chóng
fēng
máo
tóu
dāng
nián
gōng
guǎn
lián
cāng
máng
jiē
shù
lóu
hǎi
nèi
jīn
chuán
zhàn
dòu
tián
héng
xià
kān
chóu

译文

杭州曾是南宋都城,精忠报国的大将军岳飞也墓葬在此。月光下游弋的旌旗似能刺伤豹尾,茫茫湖面风雨阻隔了敌寇。当年南宋宫殿竟与金兵营地相连,苍茬夜色令人联想到当年城防哨楼的紧张气氛。当今国家又面临外族入侵,正是生死存亡的关头,遥想田横五百士的忠烈,更令人愁绪深重。

逐句剖析

"钱塘曾作帝王州":杭州曾是南宋都城,

"武穆遗坟在此丘":精忠报国的大将军岳飞也墓葬在此。

"游月旌旗伤豹尾":月光下游弋的旌旗似能刺伤豹尾,

# 豹尾:仪仗用的幡旗。

"重湖风雨隔髦头":茫茫湖面风雨阻隔了敌寇。

# 髦头:天上星宿,主兆人间战乱。,重湖:指西湖,有内外两重。

"当年宫馆连胡骑":当年南宋宫殿竟与金兵营地相连,

# 胡骑:指金人,即满清祖先。

"此夜苍茫接戍楼":苍茬夜色令人联想到当年城防哨楼的紧张气氛。

"海内如今传战斗":当今国家又面临外族入侵,正是生死存亡的关头,

"田横墓下益堪愁":遥想田横五百士的忠烈,更令人愁绪深重。

# 田横:忠义烈士,他和五百随从誓死不向刘邦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岳武穆祠》是明代诗人柳如是在游览杭州西湖的岳飞祠墓后所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开篇“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以楚辞的声调巧妙地融合了西湖的秀美风光,为原本柔美的景色注入了慷慨悲壮的刚健气息。诗中“游月旌旗”“重湖风雨”等意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历史场景的苍茫感,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局的深深忧思。这首诗与岳飞、于谦、张苍水并称的“西湖三杰”所体现的忠烈精神遥相呼应,充分展现了柳如是身为女子却被岳飞忠贞不屈的气节所深深折服,从而创作此诗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柳是(1618—1664)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名爱,字蘼芜,后改姓,名是,字如是,小字影怜,号我闻室主,人称河东君。明末为吴江名妓,能诗善画,多与名士往来。崇祯十三年,男装访钱谦益。次年,嫁谦益。南明亡,劝谦益殉国,不能从。入清,传有密谋复明之举。谦益死,族人要挟索舍,竟自缢死。有《河东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收录于《湖上草》,大约创作于1639至1640年间。这首充满情感的七言律诗《岳武穆祠》,是柳如是在拜谒杭州西湖岳飞祠后,心中的愤懑与敬仰之情交织,难以自持,从而挥笔写就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历史人物的七言律诗,通过“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这两句,成功将个人对历史遗迹的凭吊转化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打破了苏轼笔下西湖“轻浮空灵”的审美范式,以沉郁苍茫的笔触构建悲壮意境。钱塘、帝王州等地名与历史符号相互交织,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江南地区如火如荼的反清复明斗争形势,令人不禁为那些英勇抗争的志士仁人感到忧心忡忡。诗人巧妙地以田横为喻,田横这位秦末时期的群雄之一,原本出身齐国贵族,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浪潮中,田横兄弟也毅然决然地举起反秦大旗,自立为王,先后在齐地占据一方土地,成为抗秦的重要力量,暗喻江南义士对明朝的忠诚及对抗清朝的悲壮决心。对比:“海内如今传战斗”‌明末战乱,“田横墓下益堪愁”‌田横五百士殉节典故,以当下遍地烽火对比古代忠烈舍生取义的精神,痛斥时人气节沦丧,深化“无人继武穆遗志”的悲愤。

3. 分段赏析

首联“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钱塘”指杭州,南宋曾建都于此,故称“帝王州”。此句以历史辉煌开篇,暗指南宋曾经的兴盛。“武穆遗坟在此丘”点明岳飞墓所在,诗中“此丘”指泰山之巅的岳武穆祠所在地,隐喻英雄与时代的命运交织。“钱塘帝王州”与“武穆遗坟”并置,点出杭州从南宋都城到只剩孤坟的历史沧桑。颔联“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游月旌旗”月下飘动的旌旗,象征军旅之威严,亦暗含悲凉意境。“豹尾”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此处指军事威严的消逝,表达对南宋衰颓的哀伤。“重湖风雨”多重湖泊与风雨交织,营造苍茫之境;“髦头”用星象典故(髦头星主兵灾)暗示时局动荡,景物中浸透悲愤。颈联“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宫馆连胡骑”回顾南宋时期宫殿与敌军(胡骑)对峙的危局,直指外患侵扰的历史痛点。“此夜苍茫接戍楼”将历史拉回现实,夜色苍茫中戍楼(边防建筑)连绵,暗示当下仍存战乱或边防压力。尾联“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江南地区如火如荼的反清复明斗争局势。诗人以田横为喻,田横乃秦末英雄人物,本为齐国贵族后裔。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浪潮中,田横兄弟也毅然反秦,自立为王,占据齐地。刘邦统一天下后,田横坚决不愿臣服,带领五百门客退守海岛。刘邦派使者前去招抚,田横在赴洛阳途中,于距城三十里处毅然自杀,以示不屈。其海岛上的五百门客闻讯后,亦集体自尽,这一事件异常壮烈,令人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蒋德馨《跋英庭叔闽游诗卷》

下一篇:清·许传霈《秋夜半湖棹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