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丝纶直下垂":长长的丝纶笔直地垂入水中,
# 直下垂:直直下垂。,丝纶:粗丝线,即钓丝。
"一波才动万波随":一波涌动,万波随之荡漾。
"夜静水寒鱼不食":夜已宁静,水寒彻骨,鱼儿不肯吞食鱼饵,
# 鱼不食:鱼不食饵。
"满船空载月明归":只好空船载着明月而归。
# 满船空载月明归:旧注:按:《五灯会元》卷八载五代时建州白云令弇禅师引后二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垂钓题材诗。描绘了作者舟船垂钓的生活场景,借水边垂钓之事,表达了作者豁达洒脱、以天地为家的人生态度,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禅理的追求,营造出一种富有禅意与悠然情趣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比喻:“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中,作者运用了精妙的比喻手法。“千尺丝纶直下垂”将长长的钓丝比作求道之深切的用心,生动展现出诗人对禅理执着追求的坚定态度;“一波才动万波随”则把求道过程中的曲折与心得喻为水中不断扩散的波纹,形象地描绘出求道之路的坎坷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此外,作者还以鱼的深藏不露来比喻自性难求,通过鱼的隐匿状态,巧妙地暗示了探寻自我本性的艰难程度,使抽象的禅理变得具体可感。
3. 分段赏析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诗人以“千尺丝纶”喻指对禅道探寻的深切执着,这一意象与德诚启发夹山时所用的垂钓喻理一脉相承。当长长的钓丝垂直坠入水中,细微的水波便层层扩散开来。垂丝探向深潭,恰似诗人对禅理的不懈追寻,而那荡漾开去的涟漪,恰如求道途中遭遇的重重波折。“一波才动万波随”,生动勾勒出求道过程中的跌宕起伏与点滴感悟,在丝的静与波的动之间,蕴含着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禅意妙理。同时,作者借鱼儿深藏不现,暗喻自性难以轻易求得。“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夜幕深沉,湖水清冽,鱼儿不再咬饵,垂钓者只能伴着满船月色悠然返程。虽未得鱼,却揽获了澄澈月光与安然心境,这与人生境遇何其相似。重读“空载”二字,更凸显出求道之路的艰辛不易。此外,诗中“尺”“直”“一”“不”“月”等入声字,诵读时需短促有力,方能尽显诗歌韵律之美与禅意之韵。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巧用比喻,将抽象的禅理融入具体物象之中,使诗歌呈现出悠远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其以生动鲜活的意象组合,将禅意与生活情趣巧妙融合,于字里行间流淌出盎然意趣,极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让人在品读间感受到独特的韵味。
上一篇:唐·鲍溶《襄阳怀古》
下一篇: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