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唐作者:牛殳浏览量:3
rén
zhú
piàn
sān
chǐ
chūn
bīng
yīn
tán
jué
zhēn
zhū
náng
bèng
luò
jīn
pán
shēng
duàn
piāo
piāo
yáo
yáo
hán
dīng
dīng
chóng
zhì
chū
zhé
shén
guǐ
jīng
qiū
hóng
鸿
jiào
dài
yún
hēi
xīng
xīng
mán
yuè
míng
shēng
dìng
chú
xué
hàn
wèi
zhèng
ruò
cháng
ān
yuè
shí
shí
mǎn
chéng
qiāo
shēng
lián
lián
qīng
shān
fēi
shuǐ
liú
lái
shī
湿
rén
shāng
xīn
chén
hòu
zhǔ
chūn
diàn
殿
bàn
hān
yāo
huáng
yīng
bǎi
shé
zhèng
xiāng
shù
hòu
tíng
huā
dài
èr
fēi
chù
shān
chóng
chóng
èr
fēi
hòu
yún
róng
róng
shēn
shuāng
suǒ
kōng
miào
líng
luò
cóng
bān
zhú
fēng
jīn
yuán
zhōng
cǎo
chū
绿
shí
chóng
nòng
guī
dāng
shí
èr
shí
yǒu
rén
shǒu
jīn
bēi
tīng
yòu
shǔ
dào
jiān
qiān
duó
wàn
qìng
míng
kōng
shān
wèi
ruò
diào
yōu
yōu
zhōu
zhōu
cáo
cáo
jiū
jiū
yǐn
zhī
shān
shòu
néng
zǒu
chuī
zhī
shuǐ
néng
yóu
fāng
zhī
yǒu
rén
jiān
wàn
shì
píng
shuāng
shǒu
ruò
wèi
zài
sān
tán
sòng
què
huā
qián
zūn
jiǔ

译文

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弦音飘荡发出冷冷的声音,蛰伏的小虫惊醒,神鬼听后都惊起。象秋鸿鸣叫呼喊伴侣北方代地的云变黑,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蛮地月亮变得更明亮。象潏潏汩汩水流的声音不固定,又象北方的胡人学汉学一样,语言朦胧不清。好像长安月蚀时,引起满城百姓噒噒敲鼓声。听起来会感到峨峨的青山飞起,但没有压抑感,听起来又像有野水流来,有种润湿人的感觉。曲调中听起来会伤心地想到南朝陈后主,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时看着细腰女在跳舞。又象有一百只黄莺在相向唱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上,有雨水般的伤心泪水。感觉到娥皇女英二妃哭处山重重,娥皇女英死后云势盛大翻动。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庙封住,只留下一丛斑竹在风中摇曳。石崇的金谷园中初春草色刚刚绿,象是他的一段思归曲。当年金谷园二十四友,手把金杯听不够。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间,很多的铎磬在空山中敲响。不一会儿,此调象鹿鸣呀禽鸟鸣,众声喧杂呀众鸟鸣。弹奏声传入山中,群兽驻足不愿走。弹奏声飘到水面上,鱼儿听的入迷而忘记游了。现在才知道此种演奏技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人间做很多事都是靠一双巧手而为。再为我弹几曲,怎么样,在花前送你一杯酒。

逐句剖析

"何人劚得一片木":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

# 劚: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

"三尺春冰五音足":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

#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声。

"一弹决破真珠囊":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

# 真珠:珍珠。,决:裂。

"迸落金盘声断续":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飘飘飖飖寒丁丁":弦音飘荡发出冷冷的声音,

# 丁丁: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

"虫豸出蛰神鬼惊":蛰伏的小虫惊醒,神鬼听后都惊起。

# 蛰:冬眠状态。

"秋鸿叫侣代云黑":象秋鸿鸣叫呼喊伴侣北方代地的云变黑,

# 代:古地名,在今山西北部代县一带。泛指北方。,秋鸿: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

"猩猩夜啼蛮月明":象猩猩夜啼把南方蛮地月亮变得更明亮。

"潏潏汩汩声不定":象潏潏汩汩水流的声音不固定,

# 汩汩:水急流的样子。,潏潏:水涌出的样子。

"胡雏学汉语未正":又象北方的胡人学汉学一样,语言朦胧不清。

# 胡雏:胡人小儿;胡人僮仆。对胡人的蔑称。

"若似长安月蚀时":好像长安月蚀时,

"满城敲鼓声噒噒":引起满城百姓噒噒敲鼓声。

"青山飞起不压物":听起来会感到峨峨的青山飞起,但没有压抑感,

"野水流来欲湿人":听起来又像有野水流来,有种润湿人的感觉。

"伤心忆得陈后主":曲调中听起来会伤心地想到南朝陈后主,

# 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即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在位八年。陈宣帝陈顼嫡长子。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继位,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灭陈,被俘,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病卒于洛阳。

"春殿半酣细腰舞":在春殿中酒至半酣时看着细腰女在跳舞。

"黄莺百舌正相呼":又象有一百只黄莺在相向唱歌,

"玉树后庭花带雨":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上,有雨水般的伤心泪水。

# 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妃哭处山重重":感觉到娥皇女英二妃哭处山重重,

# 二妃:指传说中舜之妻娥皇、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二妃没后云溶溶":娥皇女英死后云势盛大翻动。

# 二妃:指传说中舜之妻娥皇、女英 。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夜深霜露锁空庙":夜深霜露很大把娥皇女英空庙封住,

"零落一丛斑竹风":只留下一丛斑竹在风中摇曳。

# 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的金谷园中初春草色刚刚绿,

# 金谷园: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

"石崇一弄思归曲":象是他的一段思归曲。

# 石崇:西晋人。

"当时二十四友人":当年金谷园二十四友,

# 二十四友: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潘岳、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等二十四人,号曰“二十四友”。

"手把金杯听不足":手把金杯听不够。

"又似贾客蜀道间":又像商人走在蜀道间,

"千铎万磬鸣空山":很多的铎磬在空山中敲响。

"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不一会儿,此调象鹿鸣呀禽鸟鸣,

# 啁啁:鸟鸣声。

"嘈嘈兮啾啾":众声喧杂呀众鸟鸣。

# 啾啾:形容声音繁碎。,嘈嘈:形容声音嘈杂。

"引之于山":弹奏声传入山中,

"兽不能走":群兽驻足不愿走。

"吹之于水":弹奏声飘到水面上,

"鱼不能游":鱼儿听的入迷而忘记游了。

"方知此艺不可有":现在才知道此种演奏技艺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人间万事凭双手":人间做很多事都是靠一双巧手而为。

"若何为我再三弹":再为我弹几曲,怎么样,

"送却花前一尊酒":在花前送你一杯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琵琶行》是中唐牛殳创作的古体诗。全诗以琵琶演奏为题材,通过丰富想象与生动比喻,将琵琶声比作珠落玉盘、秋鸿啼叫、鼓声喧天等,展现琵琶声的多变与美妙。在语言上,用词精妙,描绘出如临其境的音乐画面;艺术手法上,运用大量的联想和夸张,赋予音乐以强烈感染力。诗中还融入陈后主、二妃、石崇等历史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诗人借写琵琶演奏,既赞美琵琶艺人高超技艺,也感叹世间技艺之精妙,表达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与对艺人的钦佩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怀古诗。全诗以琵琶演奏为切入点,借古抒怀,表达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 写作手法

比喻:“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将乐声比作珍珠迸落玉盘,以清脆错落的视觉冲击强化听觉感受;“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则取水流声与孩童学语的生涩感,描摹乐声的曲折变化。意象组合:“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将“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四个独立意象并列组合:秋日的鸿雁呼唤同伴,代地的乌云暗沉,猩猩在夜间哀啼,南方的明月高悬。这些意象分别从禽鸟、天色、野兽、月色四个角度,以声(叫侣、夜啼)与色(云黑、月明)的交织,共同构建出一幅苍凉、荒远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何人斸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开篇以疑问起笔,写出琵琶木材的难得,强调其虽小却能奏出丰富的五音,为后文写乐声作铺垫。“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至“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诗人运用大量比喻,将琵琶声比作珍珠迸落金盘、虫豸出蛰、秋鸿叫侣、猩猩夜啼、水流涌动、孩童学语、月蚀时的鼓声等,从不同角度描绘出琵琶声的清脆、悠扬、多变,以声写声,以景衬声,生动展现出琵琶乐声的丰富层次和独特魅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这两句通过奇特的想象,将乐声的灵动和感染力形象化,使抽象的音乐具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至“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诗人引入陈后主、二妃、石崇等历史人物和典故,以陈后主宴饮作乐、二妃的传说、石崇与友人赏乐等场景,既表现出琵琶乐声的迷人,又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借古抒怀,使诗歌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再次以蜀道上的声响比喻琵琶声,突出其宏大、悠远。“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运用夸张手法,强调琵琶乐声的强大感染力,连山中野兽、水中游鱼都为之驻足。“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诗人由琵琶演奏的高超技艺发出感慨,点明技艺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强调万事都需依靠双手努力。“若何为我再三弹,送却花前一尊酒”,以请求琵琶演奏者再次弹奏,自己愿以酒相酬结尾,既表达对琵琶乐声的喜爱,又流露出一种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下一篇:唐·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