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之蚩蚩":憨厚农家小伙子,
# 蚩蚩:忠厚的样子。
"抱布贸丝":怀抱布匹来换丝。
# 贸:交易,交换。
"匪来贸丝":其实不是真换丝,
# 匪:不是。
"来即我谋":找个机会谈婚事。
# 来即我谋: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即,就、靠近。谋,谋划、商量。
"送子涉淇":送郎送过淇水西,
# 淇:淇水,在今河南境内。
"至于顿丘":到了顿丘情依依。
# 顿丘:地名,在今河南浚(xùn)县。
"匪我愆期":不是我愿误佳期,
# 愆期:拖延婚期。愆,拖延。
"子无良媒":你无媒人失礼仪。
# :通“毋”,不要。
"将子无怒":望郎休要发脾气,
# 将:愿,请。
"秋以为期":秋天到了来迎娶。
"乘彼垝垣":爬上那垛破土墙,
# 垝垣:残破的墙。垝,毁坏。垣,墙壁。,乘:登上。
"以望复关":遥向复关凝神望。
# 复关:卫国地名,氓所住的地方。诗中借所居之地代指氓。一说是地名,为氓居住的地方。
"不见复关":复关远在云雾中,
"泣涕涟涟":不见情郎泪千行。
# 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氓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涕:眼泪。
"既见复关":情郎即从复关来,
"载笑载言":又说又笑喜洋洋。
# 载: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尔卜尔筮":你去卜卦求神仙,
# 尔卜尔筮:你用龟板占卜,用蓍草占卦。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无咎言":没有凶兆心欢畅。
# 无咎言:不祥之语。咎,灾祸。,体:占卜显示的兆象。
"以尔车来":赶着你的车子来,
# 尔:一作尓。
"以我贿迁":为我搬运好嫁妆。
# 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桑之未落":桑树叶子未落时,
"其叶沃若":缀满枝头绿萋萋。
# 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于嗟鸠兮":嘘嘘那些斑鸠儿,
# 于嗟鸠兮:于,通“吁”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无食桑葚":别把桑葚吃嘴里!
"于嗟女兮":哎呀年轻姑娘们,
"无与士耽":别对男人情依依!
# 耽:迷恋,沉溺,贪乐太甚。
"士之耽兮":男人若是恋上你,
"犹可说也":还可以脱身。
# 说:同“脱”,摆脱,脱身。
"女之耽兮":女人若是恋男子,
"不可说也":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之落矣":桑树叶子落下了,
"其黄而陨":枯黄憔悴任飘摇。
# 陨:陨落,坠下。,黄:变黄。
"自我徂尔":自从嫁到你家来,
# 徂尔:嫁到你家。徂,往。
"三岁食贫":多年穷苦受煎熬。
# 三岁食贫:多年来吃苦受贫。三岁,指多年。食贫,过贫苦的生活。
"淇水汤汤":淇水茫茫送我归,
# 汤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渐车帷裳":水溅车帷湿又潮。
# 帷裳:车两旁的布幔。,渐:浸湿。
"女也不爽":我做妻子没差错,
# 不爽:没有过错。爽,差错、过失。
"士贰其行":是你男人太奸刁。
# 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
"士也罔极":反覆无常没准则,
# 罔极:没有定准。罔,无。极,准则。
"二三其德":变心缺德耍花招。
# 二三其德:负德变心。二三,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德,心意。
"三岁为妇":婚后多年守妇道,
"靡室劳矣":繁重家务不辞劳。
# 靡室劳矣:家里的劳苦事没有一样不做的。靡,无、没有。室劳,家务劳动。
"夙兴夜寐":起早睡晚不嫌苦,
# 兴:起来。,夙:早。
"靡有朝矣":忙里忙外非一朝。
# 靡有朝矣:没有一天不是如此。朝,日、天。
"言既遂矣":谁知家业已成后,
# 既遂:愿望既然已经实现。遂,如愿。,言:助词,无实义。下文“静言思之”中的“言”用法与此相同。
"至于暴矣":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兄弟不知我处境,
"咥其笑矣":个个见我哈哈笑。
# 咥:讥笑。
"静言思之":静下心来细细想,
# 静言思之: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言:音节助词,无实义。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躬自悼矣":独自伤神泪暗抛。
# 躬自悼矣:自身独自伤心。躬,自身;悼,伤心。
"及尔偕老":当年发誓偕白头,
# 偕老:相伴到老。,及:和。
"老使我怨":如今未老心先忧。
# 老使我怨:这样只能使我怨恨不已。老,这里指上句二人盟誓相约“偕老”一事。
"淇则有岸":淇水滔滔终有岸,
# 淇则有岸:“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二句:淇水有岸,池沼有边。隰,低湿的地方。一说指濕(tà)水,即漯水。泮,同“畔”,边、岸。这两句诗用淇水、池沼有岸,反衬男子心意无常,没有拘束限制。一说,这两句诗用淇水、池沼有岸,反衬妇人认为自己如与男子“偕老”,就会有无边的怨苦。
"隰则有泮":沼泽虽宽有尽头。
# 泮:通“畔”水边,边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而自己愁思无尽。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隰:低湿的地方;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
"总角之宴":回想少时多欢乐,
# 总角之宴:少年时我和你一起愉快地玩耍。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宴,快乐。
"言笑晏晏":谈笑之间露温柔。
# 晏晏:和悦的样子。
"信誓旦旦":海誓山盟犹在耳,
# 旦旦:诚恳的样子。
"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 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反,违背。
"反是不思":莫再回想背盟事,
# 反是不思:违背誓言而不再顾及。是,指代二人的誓言。
"亦已焉哉":既已终结便罢休!
# 亦已焉哉:那就算了吧!已,止、了结。焉、哉,均为语气助词,连用以强化语气。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也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表现了女主人公从相恋、成婚直至遭弃的人生轨迹与怨怼心绪,生动刻画了一位勤劳质朴、温婉贤淑且性格坚韧的女性形象。
2. 写作手法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既是比女子盛年,又以桑叶葱郁起兴,引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劝诫,比与兴交融,增强抒情的警示意味。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与“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形成对比。指出男子沉溺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沉溺爱情则难以解脱,突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男女在爱情中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体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首、次两章以赋法铺陈,细致勾勒男子求婚至成婚的过程。集市相遇时,男子借买丝之名示爱,忽而狡黠殷勤,忽而态度强硬,尽显求偶心机。面对此番攻势,单纯的女主人公虽坚守礼数,坚持需媒妁之言,却仍将婚期定于秋日。此后,她日夜盼君,望不见复关便黯然垂泪,见其身影又喜笑颜开,还通过占卜确认婚期顺遂。待男方迎亲车至,她携嫁妆欣然奔赴,少女怀春的痴情形象跃然纸上。第三、四章以比兴手法寄情,借桑树由盛转衰的自然之态,暗喻女子容颜变迁与情感起伏。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青春貌美时的甜蜜爱恋,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写色衰爱弛后的凄凉境遇;又借“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警示沉溺爱情的风险,道出女子被弃的无奈与悔恨。“三岁食贫”中“三”为虚指,实则诉说婚后多年,夫妻情淡,终至决裂,女子被迫乘车返家。她自省无错,直指男子“二三其德”,深刻揭露男权社会中女性爱情悲剧的根源。第五章再用赋笔,追忆婚后岁月。前六句承接“三岁食贫”,描绘她夙兴夜寐、操持家务,却换来丈夫暴戾相待,“暴”字如刀,刻画出男子冷酷面目与女子遭受的身心折磨。后四句写归家后兄弟的冷漠嘲讽,进一步渲染其孤立无援的悲苦。末章赋比交融,既叙事又抒情。回忆往昔相恋时的甜蜜誓言,“信誓旦旦”的承诺犹在耳畔,却敌不过岁月变迁。诗人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作比,将自身痛苦与淇水、沼泽的无边际形成鲜明对照,倾诉被弃后的无尽哀伤。决绝喊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看似斩断情丝,实则暗藏眷恋,其欲断难断的矛盾心理,正是悲剧命运的深刻写照。
4. 作品点评
此诗所述婚变之悲剧,实映当时世情与礼法之抵牾,及夫权凌迫妇人之态,于千年封建之世,颇具典型。其笔法妙在赋比兴交替而用,又善融情于景,浑然天成。开篇绘古市交易之景,继而展嫁娶简俗之仪,更以淇水贯串全篇,匠心独运。诗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写两情相悦时,女送男行,涉水而别,依依难舍之态可掬;“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状其被弃后,独涉淇水归宁,水漫车帷,其悲戚之状如在目前;“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淇水有畔、湿地有涯起兴,反衬其哀怨之深广无极。同是淇水,因主人公境遇变迁,或寄欢情,或托悲思,景随情转,情因景生,极为巧妙。
#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偶,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汉卫宏《毛诗序》
# 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夫既与之谋,而不遂往,又责无所以难其事,再为之约以坚其志。其计亦狡矣,以御蚩蚩之氓,宜其有作而不免于见弃。盖一失其身,人所贱恶,始虽以欲而迷,后必以时而悟,是以无往而不困耳!士君子立身一败,而万事瓦裂者,何以异此?可不戒哉!
宋朱熹《诗集传》
# 称之曰“氓”,鄙之也;曰“子”曰“尔”,亲之也……曰“士”,欲深斥之,而谬为贵之也。称谓变换,俱有用意处。
清牛运震《诗志》
上一篇:先秦·屈原《离骚》
下一篇:先秦·屈原《九歌·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