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ān
yāng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yuān
yāng
fēi
zhī
luó
zhī
jūn
wàn
nián
zhī
yuān
yāng
zài
liáng
zuǒ
jūn
wàn
nián
xiá
shèng
zài
jiù
cuò
zhī
zhī
jūn
wàn
nián
ài
zhī
shèng
zài
jiù
zhī
cuò
zhī
jūn
wàn
nián
suí
zhī
yuān
yāng
yōu
wáng
míng
wáng
jiāo
wàn
yǒu
dào
fèng
yǎng
yǒu
jié
yān

译文

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一同来安享。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祝福君子万年寿,一生幸福绵绵长。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齐享永相保。《鸳鸯》这首诗,是讽刺周幽王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明君王的思念,与世间万物相处都合乎道义,自身的生活奉养也能做到节制有度。

逐句剖析

"鸳鸯于飞":鸳鸯双双轻飞翔,

# 鸳鸯:鸭科水鸟名。古人以此鸟雌雄双居,永不分离,故称之为“匹鸟”。

"毕之罗之":遭遇大小罗与网。

# 罗:无柄的捕鸟网。,毕:长柄的捕鸟小网。

"君子万年":祝福君子万年寿,

"福禄宜之":福禄一同来安享。

# 宜:《说文解字》,“宜,所安也。”引申为享。

"鸳鸯在梁":鸳鸯相偎在鱼梁,

# 梁:筑在水中拦鱼的石坝,即鱼梁。

"戢其左翼":喙儿插进左翅膀。

# 戢:插。谓鸳鸯栖息时将喙插在左翅下。

"君子万年":祝福君子万年寿,

"宜其遐福":一生幸福绵绵长。

# 遐:长远。

"乘马在厩":拉车辕马在马房,

# 厩:马棚。,乘:四匹马拉的车子。乘马引申为拉车的马。

"摧之秣之":每天喂草喂杂粮。

# 秣:用粮食喂马。,摧:通“莝”,铡草喂马。郑笺:“今‘莝’字也。”《说文解字》:“莝,斩刍也。”

"君子万年":祝福君子万年寿,

"福禄艾之":福禄把他来滋养。

# 艾:养。一说意为辅助。

"乘马在厩":拉车辕马在马槽,

"秣之摧之":每天喂粮喂饲草。

"君子万年":祝福君子万年寿,

"福禄绥之":福禄齐享永相保。

# 绥:安。

"《鸳鸯》":《鸳鸯》这首诗,

"刺幽王也":是讽刺周幽王的作品。

"思古明王":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明君王的思念,

"交于万物有道":与世间万物相处都合乎道义,

"自奉养有节焉":自身的生活奉养也能做到节制有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鸳鸯》是先秦时期《诗经》中的为祝贺贵族婚礼的诗作。全诗共四章,每章四句,前两章以鸳鸯起兴,后两章以马起兴。首章勾勒出鸳鸯比翼双飞的美妙图景,以“毕之罗之”暗喻获取福禄;次章进一步描绘鸳鸯相依双卧的情态,借“戢其左翼”的细节象征留存福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马”的场景兴起婚嫁亲迎之礼,字里行间满是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诗中对典型生活细节的描摹细腻传神,象征手法的运用尤为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对此诗背景及主旨历代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讽刺周幽王而作(以《毛诗序》为代表),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祝贺新婚的诗(以明代人何楷为代表),目前两种观点并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贺贵族结婚的诗。介绍了以鸳鸯起兴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以马起兴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的内容。描绘了鸳鸯双飞、相偎以及乘马在厩的画面,体现了对婚姻的美好祝愿,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新人婚姻生活的赞美与祝福。

2. 写作手法

起兴:“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以鸳鸯起兴,引出对君子的祝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以马起兴,关联结婚亲迎之礼。象征:以鸳鸯象征夫妻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如“鸳鸯于飞”象征夫妻相伴,“戢其左翼”象征夫妻相偎。重章叠句:“乘马在厩,摧之秣之”与“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句式相近,通过重复增强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细节描写:“戢其左翼”细致描绘鸳鸯小憩时的细节,展现其恬静悠闲,满含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动静结合:“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描绘出鸳鸯成双成对、振翅高飞的动态画面,展现了它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欢快与活力,这是动景描写。紧接着第二章“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则呈现出一幅静态画面,刻画了鸳鸯的生活状态,也生动地象征了夫妻在婚姻生活中既有激情似火的时刻,也有安稳静好的岁月,深刻地表达了对美好婚姻的祝愿。

3. 分段赏析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首句以“鸳鸯于飞”的动态画面起兴,鸳鸯作为象征忠贞爱情的经典意象,其双飞姿态暗喻夫妻琴瑟和鸣、形影不离的理想婚姻状态。“毕之罗之”则以捕猎之网的出现,巧妙植入现实隐喻——既暗示婚姻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与考验。此句动静交织,以自然景物的比兴手法,为全诗奠定了“美好与考验并存”的情感基调。“君子万年,福禄宜之”:紧承前句,直抒祝福之意。“万年”二字强化长寿祝愿,“福禄宜之”则将物质富足与精神康宁并置,勾勒出理想人生的双重维度。此处“君子”形象既是对贵族新郎的指代,也泛指一切追求美满婚姻之人,使祝福具有普适性。诗句以四字短句收束,节奏明快有力,宛如婚礼现场众人齐声吟诵的祝辞,充满仪式感与感染力。“鸳鸯在梁,戢其左翼”:第二章笔锋一转,聚焦鸳鸯休憩的静态场景。“在梁”点明栖息之地,“戢其左翼”以细腻笔触刻画鸳鸯将喙插入左翅的亲昵姿态,宛如一幅静谧的伴侣依偎图。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诗人观察之精微,更通过“动→静”的画面转换,暗喻婚姻从热烈相恋到平淡相守的自然过渡。鸳鸯闭目养神的悠然之态,亦象征婚后生活的安稳祥和,为“宜其遐福”的祝福提供具象化注脚。“君子万年,宜其遐福”:“遐福”二字相较于首章“福禄”,更强调福气的绵远悠长。前章“宜之”侧重“适配”,此章“宜其”则突出“长久保有”,层层递进地深化祝福内涵。两句蝉联而下,如重章复沓的咏叹,既呼应鸳鸯“双宿双飞”的忠贞特质,又将个人寿命与家族福祉绑定,体现周代贵族对“世泽绵长”的强烈期盼。“乘马在厩,摧之秣之”:第三章视角转向马厩,以“乘马”这一婚娶礼仪的关键元素起兴。“摧之秣之”(铡草喂马)的反复铺陈,既是对贵族之家富足生活的侧面烘托,亦暗指新郎为迎娶新娘所做的精心准备——良驹喂饱,方能驾起华车,完成亲迎之礼。此处以“马”代“礼”,通过具体物象的刻画,将抽象的婚姻仪式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场景,体现《诗经》“以实写虚”的艺术智慧。“君子万年,福禄艾之”:“艾”通“乂”,有“治理、养护”之意,此处引申为“滋养”。若首章“宜之”是福气的“降临”,此句“艾之”则强调福气的“持续供给”。结合“乘马在厩”的物质隐喻,诗句既祝福君子以勤劳经营家业,亦祈愿其德行如秣马之工,赢得福禄长久滋养。短短四字,将物质富足与道德修养相勾连,深化了诗歌的价值取向。“乘马在厩,秣之摧之”:末章首句调整词序,以“秣之摧之”重复第三章“摧之秣之”的动作,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强化韵律节奏,宛如马夫劳作时的号子,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语言上的“复沓”,既模拟了喂马工序的重复性,亦暗喻婚姻生活需以耐心与恒力经营——正如草料需反复铡切、精细喂养,夫妻之情也需日日呵护、岁岁相守。“君子万年,福禄绥之”:全诗以“绥之”作结,“绥”有“安抚、保全”之意,与首章“宜之”、第三章“艾之”形成祝福三部曲:从福气“适配”到“滋养”,最终归于“保全”。此句收束全篇,既呼应鸳鸯“不离不弃”的核心意象,亦将个人福寿延展至家族福泽的世代传承。以“马”起兴的婚仪描写,至此与以“鸳鸯”起兴的情感隐喻浑然一体,共同构筑了周代贵族对“婚姻美满、基业长青”的终极想象。

4. 作品点评

《小雅・鸳鸯》为祝贺新婚之作,以鸳鸯起兴,借其成双之态喻新婚夫妇相伴不离,而“秣马”之句正是婚娶场景的写照,切实描绘新婚中的“迎娶”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兴也,此诸侯所以答桑扈也。鸳鸯于飞,则毕之罗之矣。君子万年,则福禄宜之矣。亦颂祷之辞也。”(第二章)“兴也。张子曰:禽鸟并栖,一正一倒,戢其左翼,以相依于内;舒其右翼,以防患于外。盖不用而右便故也。”(第三章)“兴也。乘马在厩,则摧之秣之矣。君子万年,则福禄艾之矣。

宋朱熹《诗集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蜉蝣》

下一篇:先秦·屈原《天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