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ó
fēng
·
·
chē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1
chē
jiàn
jiàn
cuì
tǎn
ěr
wèi
gǎn
chē
tūn
tūn
cuì
mén
ěr
wèi
bēn
shì
tóng
xué
wèi
xìn
yǒu
jiǎo

译文

大车行走声槛槛作响,那人穿着如芦苇花般洁白的毳衣。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是害怕你不敢与我相爱。大车缓缓前行声啍啍,那人穿着如红色宝石般鲜艳的毳衣。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是害怕你不敢与我私奔。活着的时候不能与你同住一室,死后也要与你合葬在一处。你说我不可信,就让太阳来为我作证。

逐句剖析

"大车槛槛":大车行走声槛槛作响,

# 槛槛:车轮的响声。,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一说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

"毳衣如菼":那人穿着如芦苇花般洁白的毳衣。

# 菼:初生的芦苇,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衣的青白色。,毳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

"岂不尔思":难道我不思念你吗?

# 尔:你。

"畏子不敢":只是害怕你不敢与我相爱。

# 子:指其所爱的男子。

"大车啍啍":大车缓缓前行声啍啍,

# 啍啍:重滞徐缓的样子,犹“槛槛”。

"毳衣如璊":那人穿着如红色宝石般鲜艳的毳衣。

# 璊: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岂不尔思":难道我不思念你吗?

"畏子不奔":只是害怕你不敢与我私奔。

# 奔:私奔。

"穀则异室":活着的时候不能与你同住一室,

# 异室:两地分居。,穀:生,活着。

"死则同穴":死后也要与你合葬在一处。

# 同穴:合葬同一个墓穴。

"谓予不信":你说我不可信,

# 予:我。

"有如皎日":就让太阳来为我作证。

# 有如皎日:有此白日。如:此。皦,同“皎”,白,光明,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国风·大车》是先秦佚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篇章之一。当代研究者普遍视其为一首情感真挚的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力求摆脱束缚,追求自由恋爱,希望能与心上人一起逃离旧俗。但又顾忌对方是否能鼓起勇气,因此坚定立誓,誓约就算今生无法相伴,死后也要长相厮守,凸显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文字言简意赅,巧妙地将环境氛围与主人公心绪交织在一起,彼此衬托渲染,顺着故事演进精心布局诗章,以心理推测代替完整故事结局,颇具独到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国风·大车》的创作背景,古今学者见解不一。《毛诗序》认为此诗旨在批判周大夫失信:《大车》一诗乃讽刺周朝大夫背弃信义之作。彼时礼崩乐坏,男女私通成风,故借古讽今,刺大夫不能公正审理男女纠纷。但后世多质疑此观点,因诗中并未涉及相关社会背景的细节描写。《诗三家义集疏》则引述楚国典故阐释其背景:楚国灭息国后,俘获息侯并囚禁守门。楚文王欲强占息夫人,将其接入宫中。息夫人借楚王出游之机面见息侯,誓言:人生终有一死,何苦自寻折磨!我片刻未忘君情,绝不背叛誓言。生不能同穴,但求死能共穴。遂作“榖则异室,死则同穴”之句。楚王感其忠贞,特以诸侯之礼合葬二人。不过此说与《左传·庄公十四年》的记载存在矛盾。当代学界多视其为爱情诗,但对于抒情主体性别仍存争议。若主人公为男性,则是一位驾着大车的小伙与心上人相恋,因女方家庭阻挠,姑娘踟蹰不前,男子遂发下同生共死的誓言。若主人公为女性,则刻画了一位深爱男子的姑娘欲私奔,但因男子身份悬殊有所顾虑,故誓言生死相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爱情诗。全诗以主人公的口吻,表达了对婚姻自由的强烈追求,通过“大车槛槛”“毳衣如菼”等场景描写,展现其想与心上人私奔却担忧对方不敢的矛盾心理,最终以“穀则异室,死则同穴”的誓言,抒发了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之情,语言简明直白,情感炽烈坚定。

2. 写作手法

衬托:正衬,“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这几句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处小伙子内心的苦恼。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里,驾车的小伙儿驾驭着青色篷顶的大车疾驰而过,轱辘在地面摩擦出震耳的轰鸣。车中人心跳如擂鼓般急促,暗自呢喃道:难道你不曾对我动情吗?为何如此畏缩不前?这份灼热的渴望与少女迟疑的退缩,构成恋爱中最揪心的拉锯。第二章的沉闷车声愈发沉重,道尽了小伙儿心底的酸楚。他此刻恍然大悟:原来姑娘的犹豫,源于家规戒律的重重阻隔。摆在眼前的难题是:这位姑娘可敢冒着违逆父母的风险,与他一同私奔共结连理?婚姻大事关乎一生幸福,岂能草率决定?一旦看错了人又背离双亲,那未来的日子必将黯然失色。这一章既阐明了首章中少女踌躇的原委,也展现了小伙对她处境的深切理解。第三章里,小伙儿向苍天郑重起誓,誓言生死相守,纵然今生无缘同室而居,来世必定合葬一处。古时人们视指天誓日为至高无上的承诺,因为在那个尊崇自然与祖先的时代,违背誓言会招致天遣。这一郑重誓言,从情感层面打消了少女的疑虑,让她有勇气拥抱爱情;从故事发展看,却点到为止,留给读者足够空间去联想——或许这对有情人终是驾着彩车,迎向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4. 作品点评

全诗艺术构思独特,巧妙借助环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感变化,依循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分章布局。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别出心裁地采用心理暗示替代传统叙事中的完整结局,颇具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赋也。周衰,大夫犹有能以刑政治其私邑者,故淫奔者畏而能歌之如此。然其去《二南》之化则远矣。此可以观世变。”“民之欲相奔者,畏其大夫,自以终身不得如其志也。故曰:生不得相奔以同室,庶几死得合葬以同穴而已。谓予不信,有如皎日,约誓之辞也。

宋朱熹《诗集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周南·螽斯》

下一篇:先秦·佚名《绸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