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之覃兮":葛草长长壮蔓藤,
#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覃: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葛:多年生藤本植物,蔓生,茎纤维韧长,可制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
"施于中谷":漫山遍谷都有它,
# 中谷:山谷之中。,施:蔓延,延长。
"维叶萋萋":藤叶碧绿又繁盛。
# 萋萋:茂盛的样子。,维:发语助词,无义。
"黄鸟于飞":黄鸟上下在飞翔,
# 于飞:即飞。于,作语助,无义。,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
"集于灌木":飞落栖息灌木上,
# 灌木:矮小丛生的树木。,集:落,栖止。
"其鸣喈喈":鸣叫声声像歌唱。
# 喈喈:黄鸟和鸣声。
"葛之覃兮":葛草长长壮蔓藤,
"施于中谷":漫山遍谷都有它,
"维叶莫莫":藤叶浓密又茂盛。
# 莫莫:茂密的样子。
"是刈是濩":收割回来煮一煮,
# 濩:通“镬”,用镬煮。,刈:斩,割,收割。
"为絺为绤":剥成细线织葛布,
# 绤:粗的葛纤维织的布。,絺:细的葛纤维织的布。
"服之无斁":穿上葛衣真舒服。
# 斁:厌倦,厌烦,厌弃。,服:穿上。
"言告师氏":回去告诉我师姆,
# 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一说女师,古代教育贵族女子的女教师。,言:语助词。一说第一人称代词。
"言告言归":我要告假看父母。
# 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薄污我私":快把内衣洗干净,
# 私:贴身内衣。,污:洗去污垢。,薄:语助词,或曰为少。
"薄浣我衣":再洗外衣成楚楚。
# 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或曰为礼服。,浣:用水洗涤。
"害浣害否":洗与不洗整理好?
# 否:不洗。,害:通“曷”,盍,何,疑问词。
"归宁父母":回家问候我父母。
# 归宁:出嫁后回家探望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宁,安宁,指向父母问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诗经中的一篇四言诗。诗句通过描绘她在采集葛藤制作衣物时,因听到黄雀鸣叫而触发对父母的思念,抒写女子思归之情。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均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如开篇第一章,实写山谷图景,未直接描写人物,但实际是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人物情感,虚写一个女主人公伫立在葛藤之间,倾听着鸟儿的欢唱,内心充满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章开篇即营造出一幅清幽静谧的山谷图景:绵延不绝的葛藤如碧绿的绸带般铺展在幽深的山沟之中,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无人打扰的宁静之美。然而这种静谧很快被打破——黄雀欢快的“喈喈”鸣叫声从灌木丛中传来,打破了山谷的沉寂。值得注意的是,诗中虽未直接描写人物,但这“无人”的境界恰恰是诗人精心营造的艺术效果。在这清碧如染的葛藤与啁哳鸣叫的黄雀背后,实际上隐含着一位暗自欣喜的女主人公形象。她或许正伫立在葛藤之间,倾听着鸟儿的欢唱,内心充满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这种“无人”而实有人的写法,正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次章笔锋一转,女主人公终于正式出现在诗中,但其形象却显得飘忽不定:时而可见她弯腰收割葛藤的忙碌身影,时而又见她在家中浸染、织造的情景。这种若隐若现的描写方式,既展现了女子劳作的繁忙景象,又暗示了她内心的急切期盼。随着她的动作转换,诗歌中的意象也随之变化:那萋萋满谷的葛藤仿佛幻化成一匹匹柔软飘拂的葛布,而女主人公则已在铜镜前试穿新制的“絺綌”衣物。当她喜孜孜地试穿新衣时,脱口而出的“服之无斁”四字,不仅流露出劳动后的满足与自豪,更透露出她对即将归宁的期待心情。这一章通过劳作场景的描写,既展现了女子的勤劳能干,又巧妙地暗示了她内心的喜悦与期盼。第三章的境界再次发生变化,诗中出现了新的角色——慈祥的“师氏”。这位保姆形象的出现,为诗歌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她似乎在认真倾听女主人的诉求,又似乎在给予指点和建议。此时,女主人公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带着羞涩和抑制不住的喜悦,向师氏询问急需浣洗的衣物,并透露了自己“归宁父母”的心愿。“害澣害否?归宁父母”这句看似平常的对话,却蕴含着女子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无论是新婚远嫁还是回门省亲,她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这一章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将女子急切期盼归宁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规范向来极为严苛。所谓"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实则是父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行为准则。这些要求的核心在于塑造女性"贞静顺从""温婉妩媚"的品性,并使其精于女红劳作,安分守己地充当男性的附属品。倘若不能达到这些标准,便被视为不合格的妻子。本诗所刻画的,正是一位等待归宁的女子勤勉从事女红劳动的形象。
# 此诗后妃所自作,故无赞美之词。然于此可以见其已贵而能勤,已富而能俭,已长而敬不弛于师傅,已嫁而孝不衰于父母,是皆徳之厚,而人所难也。《小序》以为后妃之本,庶几近之。
宋朱熹《诗集传》
# 即物赋景,即景赋事,即事赋情而作此诗。
明张次仲《待轩诗记》
# 飞、集、鸣三项略一点逗,物色节候,宛然如画。
清牛运震《诗志》
# 躬俭节用,由于师傅之教。而后言尊敬师傅者,欲见其性亦自然。可以归安父母言嫁而得意,犹不忘孝。
汉郑玄《笺》
# 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汉毛亨,毛苌《毛诗序》
上一篇:先秦·李斯《谏逐客书》
下一篇:先秦·佚名《击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