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
·
tíng
liáo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wèi
yāng
tíng
liáo
zhī
guāng
jūn
zhì
zhǐ
luán
shēng
qiāng
qiāng
wèi
ài
tíng
liáo
zhé
zhé
jūn
zhì
zhǐ
luán
shēng
huì
huì
xiàng
chén
tíng
liáo
yǒu
huī
jūn
zhì
zhǐ
yán
guān

译文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现在夜色啥时光?庭中火烛仍明亮,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逐句剖析

"夜如何其":现在夜色啥时光?

# 其:语尾助词。

"夜未央":夜色还早天未亮,

# 央:尽,往。

"庭燎之光":庭中火烛放光芒。

# 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君子至止":诸侯大臣快来到,

# 君子:指上朝的诸侯大臣等人。

"鸾声将将":好像车铃叮当响。

# 将将:铃声。,鸾:也作“銮”,铃。古代车马所佩的铃。

"夜如何其":现在夜色啥时光?

"夜未艾":夜色还早无晨光,

# 艾:尽。

"庭燎晢晢":庭中火烛明晃晃。

# 晢晢:明亮貌。一作“晣晣”。

"君子至止":诸侯大臣快来到,

"鸾声哕哕":好像车铃响叮当。

# 哕哕:鸾铃声。

"夜如何其":现在夜色啥时光?

"夜乡晨":庭中火烛仍明亮,

# 乡晨:近晨,将亮。乡:同“向”。

"庭燎有辉":庭中火烛仍明亮。

# 有辉:犹辉辉,光明貌。一说火光暗淡貌。朱熹《诗集传》:“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辉:光辉。一作“煇”。

"君子至止":诸侯大臣快来到,

"言观其旂":看见旌旗在飘扬。

# 旂: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为诸侯仪仗。,言:乃,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雅·庭燎》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创作于先秦时期。这是一首记述周王早晨视朝前与报时官对话的诗,描写宫廷早朝景象,赞美君王勤于朝政。全诗采用问答体,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由远及近,层次清晰,细节感人,有光有声,生动呈现出宫廷早朝的场景。三章内容分别从夜未央、夜未艾到夜乡晨,逐步推进时间,描绘出随着时间推移,庭燎之光的变化以及君子到来时的声音和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小雅·庭燎》的背景与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赞美周宣王,同时兼有劝谏之意。齐诗、鲁诗也持类似观点,称周宣王中年时曾怠于政事,姜后通过脱簪的方式进谏,宣王改正错误后变得勤于朝政,故而有了这首诗。不过,对于诗的作者,各家说法存在分歧。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提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认为此诗是周宣王自己所作,但方氏并未给出足够充分的依据来支撑这一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宫廷诗。全诗通过问答体的形式,描绘了周王早晨视朝前与报时官的对话场景,展现了夜未央至夜将晨时分,庭燎之光的变化,以及大臣们上朝时车马之声、旌旗之貌等宫廷早朝景象,体现了周王对朝政的勤勉,表达了对君王勤于政事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章以“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起笔,勾勒出夜色正浓、未央之时的静谧场景,此时周王已因急于视朝而辗转难眠,当他看到庭院之外燃起明亮的庭燎之火,听到鸾铃叮当声响,知晓诸侯已纷纷入朝。这寥寥数语,从侧面烘托出宣王中兴时期政治清明、秩序井然的局面,无论是宫廷内的百官内侍,还是宫廷外的诸侯公卿,皆恪尽职守、严守君臣大礼,以肃穆恭敬的态度早早入朝,而宣王勤于政事、体恤臣下、重视朝仪的君主风范,也在这字里行间悄然流露。次章中,“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点明时间推移,夜色虽还未消散,但庭燎的光芒依旧通明耀眼,銮铃之声此起彼伏,诸侯们正陆陆续续奔赴朝堂。朱熹对“鸾声哕哕”注释为“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此解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诸侯们有序前行的姿态,进一步渲染出早朝庄重而有序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有条不紊、庄严肃穆的朝堂场景之中,感受到君臣之间恪守礼仪、各司其职的和谐气象。末章“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描绘出晨曦初现,天色渐明,此时庭燎的光芒已不再如先前那般明亮耀眼。此处“有辉”所呈现的微弱火光,一则与《庄子·逍遥游》中“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相互印证,形象地展现出随着天光渐亮,庭燎之火逐渐失去优势的自然现象;二则暗示火炬即将燃尽,巧妙地呼应时间的流逝。在这晨光微露之际,前来朝见的诸侯与天子一同抬头观望旌旗,正如郑玄笺注所言“上二章闻鸾声尔。今夜向明,我见其旂,是朝之时也。朝礼别色始入”,通过观旗来识别各自的封爵官位,完成朝会礼仪的重要环节。

3. 作品点评

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及杜甫、王维、岑参的和诗,都曾借鉴《小雅·庭燎》的创作思路。贾至等人的诗作多着力于铺陈宫廷的宏伟壮丽、朝仪的庄严肃穆,以及君王的尊贵威严与大臣的从容气度,稍显繁复堆砌。而《小雅·庭燎》却另辟蹊径,着重刻画君王急切盼早朝的心境,以及对朝仪规范、诸侯动向的深切关注。其中“君子至止,言观其旂”一句,将人物活动与景物描写巧妙融合,形神兼备。这些诗歌虽都创作于政局变动、新君登基之际,但相较之下,《小雅·庭燎》以更为真挚简练的笔触,营造出余韵悠长的艺术效果,尽显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宣王以诸侯将朝,夜起曰“夜如何其?”问早晚之辞。

汉郑玄《毛诗传笺》

# 赋也。王将起视朝,不安于寝,而问夜之早晚,曰:夜何如哉?夜虽未央,而庭燎光矣,朝者至而闻其声矣。

宋朱熹《诗集传》

# 庭燎有煇,乡(向)晨之景莫妙于此。晨色渐明,赤光杂言而叆叇,但以‘有煇’二字写之。

清王夫之《诗绎》

# 起得超妙。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十亩之间》

下一篇:先秦·墨子及弟子 撰《墨子怒耕柱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