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圣人姓":想要知道这位被称为圣人的人的姓氏,
"田八二十一":是由“田”“八”“二十一”组合暗示的。
# 田八二十一:即“黄”字。
"欲知圣人名":想要知道这位圣人的名字,
"果头三屈律":是“果”字头部有三个曲折笔画所暗示的。
# 果头三屈律:即“巢”字。屈律:弯曲的意思。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民谣诗,也是一首反映农民起义题材的诗。诗中针锋相对地将黄巢称为“圣人”,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对农民起义领袖的热爱与歌颂,驳斥了统治者对起义军的诬蔑。
2. 写作手法
象征:“田八二十一“和”果头三屈律”两句将数字与文字符号化,借“圣人”之称赋予黄巢“天命所归”的神圣性,以“谜题”形式为起义领袖披上“神授”外衣,暗合古代谶纬思想。
3. 分段赏析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开篇便抛出悬念,通过拆解与组合文字的方式,将“田”“八”“二十一”巧妙拼合,实则暗指“黄”姓。这种以数字解构汉字的手法,打破常规表达,既激发读者好奇心,又赋予诗歌神秘色彩,让读者不自觉地沉浸于解谜之中。“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此句进一步加深谜题难度。“果头”直指“果”字上部,而“三屈律”形象描绘出笔画曲折的形态,对应“巢”字的构造特征,隐晦却精准地暗示出圣人之名。
4. 作品点评
此诗独辟蹊径,以谜题架构文本,构建起充满探索意味的阅读场域,承载着作者对圣人身份抽丝剥茧般的追问与深切向往。诗中数字与词语交织成谜网,犹如暗藏密码的古老卷轴,不同读者凭借个人阅历、知识储备与思维方式,在字里行间破译解读,拼凑出各自心中圣人的轮廓。这种极具创新性的表达,仿若在诗歌世界投下神秘棱镜,折射出奇幻的艺术光晕,赋予作品神秘深邃的气质与妙趣横生的韵味,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边界,让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诗歌意义建构,在思考、猜测与感悟中,与诗歌展开一场深度精神对话。
上一篇:唐·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
下一篇:唐·宋之问《始安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