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yǒu
huái
怀
mè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diàn
zhú
qīng
fēng
shàn
kuí
qīng
rén
bié
zài
jiàn
xīn
chán
míng
shì
liáng
biāo
xián
jìng
yōu
qíng
huí
dēng
jiàn
zhú
wén
chuī
shēng
chá
liǎng
sháo
qiū
yín
sān
shù
shēng
suǒ
miǎo
qiān
yún
wài
cháng
zhōu
chéng

译文

铺着荻竹编制的凉席,感觉格外清凉,蒲葵扇轻轻摇动送来微风。与故人分别后,又听到新蝉的鸣叫。傍晚时分,凉风起,如此闲适的环境引发了我内心幽远的情思。回灯时看到栖息的鹤,隔着竹林听到远处的笙声。夜里喝上几勺茶,吟哦几句秋诗。我所思念的人远在千里之外,在那白云之外的长洲城。

逐句剖析

"露簟荻竹清":铺着荻竹编制的凉席,感觉格外清凉,

"风扇蒲葵轻":蒲葵扇轻轻摇动送来微风。

"一与故人别":与故人分别后,

"再见新蝉鸣":又听到新蝉的鸣叫。

"是夕凉飙起":傍晚时分,凉风起,

# 飙:一作“飚”。

"闲境入幽情":如此闲适的环境引发了我内心幽远的情思。

"回灯见栖鹤":回灯时看到栖息的鹤,

"隔竹闻吹笙":隔着竹林听到远处的笙声。

"夜茶一两杓":夜里喝上几勺茶,

"秋吟三数声":吟哦几句秋诗。

"所思渺千里":我所思念的人远在千里之外,

"云外长洲城":在那白云之外的长洲城。

# 外:一作“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秋夕有怀梦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立秋夜晚的清凉景色,诗人通过对簟席上的露水、蒲葵扇的轻摇、新蝉的鸣叫等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夜茶”“秋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诗人描绘了立秋夜的清凉与宁静,同时点明与友人分别后的时间流逝。“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凉风、栖鹤和笙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对友人的思念。“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诗人通过夜茶、秋吟的动作,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秋夜清幽环境的描写,“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思念。情景交融:诗中“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等句,将景物描写与生活细节相结合,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白描: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生活场景,如“病看妻检药,寒遣婢梳头”,不加过多修饰,却生动地勾勒出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秋夜晚的清凉景象。竹席上的荻草和竹条在夜露中显得格外清新,手中蒲葵扇轻轻摇动,带来一丝凉意。这种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第三、四句:“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诗人回忆与故人分别的情景,如今又听到新蝉的鸣叫,时间的流逝让思念愈发浓烈。蝉鸣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人事的变迁。第五、六句:“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立秋之夜,凉风乍起,诗人沉浸在清幽的环境中,内心涌起一种闲适而幽深的情感。这一联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远。第七、八句:“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诗人移灯时看到栖息的鹤鸟,隔着竹林传来悠扬的笙声。鹤与笙的意象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相得益彰。第九、十句:“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诗人夜饮清茶,低吟秋诗,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了诗意。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第十一、十二句:“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远方的长洲城,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在清幽的秋夜中显得愈发悠远,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下一篇:唐·佚名《皮日休造黄巢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