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之晨":丙子日的早晨。
"龙尾伏辰":龙尾星隐伏在日月交会的辰位。
"均服振振":将士们穿着整齐的戎服,精神抖擞。
"取虢之旂":夺取了虢国的旗帜。
"鹑之贲贲":鹑星明亮闪烁。
"天策焞焞":天策星光辉灿烂。
"火中成军":当鹑火星出现在天空正中时军队出征。
"虢公其奔":虢公必将逃亡。
"《左传》曰":《左传》记载:
"晋献公伐虢":晋献公讨伐虢国。
"围上阳":包围了上阳。
"问于卜偃曰":晋献公向卜偃询问说:
"吾其济乎":我能成功吗。
"对曰":卜偃回答说:
"克之":能攻克它。
"童谣云云":童谣这么说。
"其九月、":大概在九月、
"十月之交乎":十月交替的时候吧。
"丙子旦":丙子日的早晨。
"日在尾":太阳在尾宿的位置。
"月在策":月亮在策星的位置。
"鹑火中":鹑火星在天空中央。
"必是时也":一定是这个时候。
"冬十二月丙子朔":冬季十二月丙子日初一。
"晋灭虢":晋国灭亡了虢国。
"虢公丑奔京师":虢公丑逃奔到京城。
1. 分段赏析
“丙之晨。龙尾伏辰”,开篇点明时间与星象。“丙之晨”明确了事发的时辰,“龙尾伏辰”则描绘出苍龙七宿的尾宿隐没在星辰之间的天文景象,这种对星象的记录,既为事件设定了特定的背景,也暗含着古人观星以卜吉凶的意味,为后文的战事铺垫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均服振振。取虢之旂”,转向对军队与行动的描写。“均服振振”刻画了士兵们穿着整齐的戎服,精神抖擞的样子,展现出军队的严整与气势;“取虢之旂”则点明了行动的目标,夺取虢国的旗帜,直接揭示了这场军事行动的指向,简洁有力地展现了战事的起因与军队的动向。“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继续以星象渲染气氛。“鹑之贲贲”描写鹑火星宿明亮闪耀的状态,“天策焞焞”则写出天策星的光明璀璨,这些明亮的星象在古人眼中常与军事、吉凶相关联,此处通过对星象的刻画,进一步强化了战事发生时的紧张与肃穆,仿佛天地星辰都在注视着这场较量。“火中成军。虢公其奔”,交代战事的结果。“火中成军”指在鹑火星宿当值之时整顿军队发起进攻,点明了进军的时机;“虢公其奔”则直接写出虢国国君战败逃跑的结局,简洁明了地宣告了战事的胜负,全诗以结果作结,干脆利落,既呼应了前文的星象与军事行动,又展现了战事的最终走向。
上一篇:先秦·墨子《列德而尚贤》
下一篇:先秦·佚名《尧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