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shān
jǐng
chán
shī

朝代:唐作者:栖白浏览量:2
lín
qián
jiàn
yuǎn
gōng
jìng
wén
zhēn
shì
qíng
kōng
zhì
jīn
chán
xīn
zài
rèn
táo
huā
liǔ
fēng

译文

我曾有幸在山林前拜见过景禅师,静心聆听他宣讲精妙的佛理后,世俗的纷扰便烟消云散。直到今日,我依然保持着这份寂定如水的禅心,纵使窗外桃花纷飞、柳絮随风狂舞,也搅不动内心的澄明。

逐句剖析

"一度林前见远公":我曾有幸在山林前拜见过景禅师,

# 远公:东晋高僧、净土宗祖师慧远。此处以之代指景禅师。

"静闻真语世情空":静心聆听他宣讲精妙的佛理后,世俗的纷扰便烟消云散。

# 世情:世态人情,指佛门之外的凡情世事,凡尘俗事。,真语:真实精切的道理,指佛教精深的蕴义宗旨。

"至今寂寞禅心在":直到今日,我依然保持着这份寂定如水的禅心,

# 禅心:谓寂定之心。

"任起桃花柳絮风":纵使窗外桃花纷飞、柳絮随风狂舞,也搅不动内心的澄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南山景禅师》是唐代诗人栖白所作的绝句。诗中前两句“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借与景禅师林中相见,聆听其“真语”,让自己看空世情,以白描手法展现禅师智慧对自己的影响;后两句“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用桃花柳絮的春日美景反衬,表明自己虽处寂寞修行中,却禅心坚定,不为外界干扰。全诗展现出禅意与超脱,尽管栖白并非完全看空世情,但诗中传递的禅心境界,仍有其独特价值与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僧

栖白(?~?),唐代诗僧。越中(今浙江)人。唐宣宗大中年间住持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并获赐紫袈裟,历事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其工诗,为诗尚苦吟,多作近体。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著有《栖白诗》,已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两句,描绘诗人与景禅师的相遇场景。“一度”点明相见次数,“林前”交代地点,营造出清幽氛围。诗人将景禅师比作东晋高僧慧远,用“远公”代称,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静闻”写出聆听时的专注,“真语”突出禅师话语的真谛,“世情空”则直白地表达出自己听后对世间纷扰看淡的心境,简洁凝练地展现出禅师话语对诗人心灵的深刻影响。​“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两句,写诗人当下的心境与修行状态。“至今”强调时间延续,表明自那次听禅后,“寂寞”一词勾勒出诗人独自修行的清冷环境与心境,而“禅心在”则坚定地展现出诗人坚守禅心的决心。“任起”二字赋予“桃花柳絮风”动态感,以春日里桃花绽放、柳絮纷飞的美好景象作为外界诱惑的象征,即便面对这般美景,诗人仍不为所动,运用反衬手法,突出诗人禅心的坚定与超然物外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涂《云》

下一篇:唐·元稹《暮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