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ǒu
zhū
dài

朝代:先秦作者:韩非子浏览量:2
sòng
rén
yǒu
gēng
zhě
tián
zhōng
yǒu
zhū
zǒu
chù
zhū
zhé
jǐng
ér
yīn
shì
lěi
ér
shǒu
zhū
ér
shēn
wéi
sòng
guó
xiào

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逐句剖析

"宋人有耕者":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

"田中有株":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 株:树桩。

"兔走触株":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

# 触:撞到。,走:跑。

"折颈而死":折断了脖子死了。

# 折:折断。

"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

# 耒:一种农具。,释:放,放下。,因:于是,就。

"冀复得兔":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 得:得到。,复:又,再。,冀:希望。

"兔不可复得":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 为:被,表被动。,身: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守株待兔》是先秦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作者是韩非。该作品通过宋国农夫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而放弃耕作、守在树旁等待更多兔子的故事,揭示了墨守成规、妄想不劳而获的愚蠢行为。文章运用简洁生动的叙事手法,以白描方式叙述事件经过,情节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作品通过对比农夫前后行为的变化,批判了脱离实际、心存侥幸的错误思想,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和现实教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讽刺性故事。此文描绘了宋国一位农夫的奇特经历:他在田间耕作时,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于是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这样的意外收获。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农夫也因此荒废了农事,成为宋国人的笑柄。这个寓言警示世人:不要被眼前的小利蒙蔽双眼,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也不要把偶然当作必然,而放弃应有的勤奋和坚持。

2. 分段赏析

“宋人有耕者”此句点明故事主人公身份,一位普通的宋国农夫,为后文情节展开奠定基础;“田中有株”交代故事发生环境,田中有一截树桩,暗示意外发生的潜在条件;“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具体描述事件经过,兔子奔跑撞树而亡,这一偶然事件成为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因释其耒而守株”叙述农夫的反应,他丢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表现出其贪图侥幸的心理;“冀复得兔”点明农夫意图,希望再次获得意外收获,凸显其不切实际的想法;“兔不可复得”说明事件结果,兔子不再出现,农夫的期待落空;“而身为宋国笑”点出故事结局,农夫因愚蠢行为成为笑柄,暗含讽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庄子《任公子钓鱼》

下一篇:先秦·佚名《史记引逸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