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shí
yán

朝代:南北朝作者:僧伽斯那浏览量:1
yǒu
rén
zhì
jiā
zhǔ
rén
shí
xián
dàn
wèi
zhǔ
rén
wén
gèng
wéi
yán
yán
měi
biàn
便
niàn
yán
:“
:“
suǒ
měi
zhě
yuán
yǒu
yán
shǎo
yǒu
shàng
ěr
kuàng
duō
?”
?”
rén
zhì
biàn
便
kōng
shí
yán
shí
kǒu
shuǎng
fǎn
wéi
huàn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饭,嫌弃食物淡而无味。主人听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盐。他吃了后觉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菜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量多的时候呢?”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盐。吃过之后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逐句剖析

"昔有愚人":从前有个愚蠢的人,

# 昔:从前。

"至于他家":到朋友家做客,

# 他家:他人之家,别人家。

"主人与食":和主人一起吃饭,

# 食:食物。

"嫌淡无味":嫌弃食物淡而无味。

"主人闻已":主人听到之后,

# 闻已:听罢。

"更为益盐":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盐。

# 益:增加。,更:再次。

"既得盐美":他吃了后觉得很美味,

# 既:已经。

"便自念言":于是自言自语说:“

"所以美者":菜之所以味道鲜美,

# 所以:……的原因。

"缘有盐故":是有了盐的缘故。

# 故:缘故。

"少有尚尔":很少就如此,

"况复多也":何况量多的时候呢?”

# 复:再。

"愚人无智":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

# 智:智慧。

"便空食盐":就不吃菜只吃盐。

# 空:空口。

"食已口爽":吃过之后味觉败坏,

# 口爽:口味败坏。爽:差、败坏。

"反为其患":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 患:祸患。,反:反而。一作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愚人食盐》出自南朝僧伽斯那所著的佛家寓言集《百喻经》。这则寓言蕴含深刻哲理:其一,我们应洞察事物内在联系,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二,做任何事都需把握适度原则,恰到好处方能收获美妙结果,一旦过度,即便原本的好事也可能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愚人食盐》是一篇写生活哲理的寓言故事,借愚人做客时因饭菜寡淡,在主人加盐后觉得美味,进而盲目大量吃盐导致味觉受损的景象,写出了做事需把握适度原则,避免片面认知的深刻道理。

2. 分段赏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讲述了故事的开端。愚人到别人家做客,主人给了他食物,他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后,就往食物里加了些盐,愚人随即尝到了加盐后食物的美味。这一段简单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和初始结果,盐的添加确实让食物变得可口,为愚人后续的想法和行为做了铺垫。“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描述了愚人的心理活动和最终结局。愚人心中想,食物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有盐;既然少量的盐就能让食物如此美味,那么更多的盐肯定会让味道更好。他缺乏周全的思考,于是就空口吃盐,结果吃下去后味觉受到损伤,反而招致了祸害。若只认为这则比喻是说凡事要适可而止,超过限度就会适得其反,这只是理解了其中一个层面。在《百喻经》里,“愚人”并非指头脑不聪明的人,而是指思考过程中出现偏差的人。这位愚人知道盐能让食物变美味,却在推理时犯了片面的错误,他只看到盐能增加美味这一点,却没有考虑到盐需要和食物搭配才能发挥作用,最终做出了空口吃盐的蠢事。这则故事提醒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能只抓住其中一点就轻率下结论,更不能将局部的道理绝对化。如果像愚人那样,只看到盐与美味的简单联系,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条件,即便开始的想法有一定依据,也可能因为思考的不全面而做出错误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这正是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刘义庆《咏雪》

下一篇: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