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
shān
·
·
jūn
wèi
nóng

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浏览量:2
huà
shān
jūn
wèi
nóng
shēng
wèi
shuí
shī
huān
ruò
jiàn
lián
shí
guān
wèi
nóng
kāi
jīn
yuè
yuē
huà
shān
zhě
sòng
shào
shí
ào
nǎo
biàn
shào
shí
nán
shì
cóng
huà
shān
wǎng
yún
yáng
jiàn
shè
yǒu
nián
shí
jiǔ
yuè
zhī
yīn
suì
gǎn
xīn
wèn
wèi
zhì
huà
shān
xún
fǎng
访
jiàn
shuō
wén
gǎn
zhī
yīn
tuō
lìng
zhì
xià
zhī
dāng
shǎo
guǒ
chài
jiàn
ér
bào
chí
suì
tūn
shí
ér
jué
wèi
yuē
zàng
shí
chē
zài
cóng
huà
shān
cóng
zhì
mén
niú
kěn
qián
pāi
dòng
yuē
qiě
dài
zhuāng
diǎn
ér
chū
yuē
huà
shān
jūn
wèi
nóng
huó
wèi
shuí
shī
huān
ruò
jiàn
lián
shí
guān
wèi
nóng
kāi
guān
yìng
shēng
kāi
suì
guān
jiā
rén
kòu
zhī
nǎi
zàng
yuē
shén
zhǒng

译文

华山畿啊,你既然已经为我而死,我独自活着又为了谁呢?如果你(逝去的爱人)在天之灵怜悯我,就请让棺木为我打开。《古今乐录》记载:《华山畿》。南朝宋少帝时期的一首歌曲,名为“懊恼曲”。它也是一首变曲。宋少帝在位时,南徐有一位书生从华山畿前往云阳,在客舍中见到一位女子,女子年纪十八九岁,书生对她一见倾心却无缘接近,于是患上了心疾。书生的母亲询问他患病的原因,母亲为此前往华山寻访,见到了那位女子,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她,女子听后也被感动了。女子于是脱下自己的蔽膝。让书生的母亲秘密地放在书生的床席下面。说这样躺着病就会好。过了几天,书生的病果然好了。有一天,他忽然掀起床席。看到蔽膝后便抱在怀里。随后吞食蔽膝而死,气息微弱快要断气时,他对母亲说:安葬的时候,车子要从华山经过。母亲按照他的意愿去做。等到了女子的家门口。拉车的牛却不肯前进。怎么打拍它都不动。女子说:暂且等一会儿,让我梳妆打扮一下。过了一会儿,她出来唱道:华山畿。你既然已经为我而死。我独自活着又为了谁呢。如果你(书生)还怜惜我的话。棺木就为我打开。棺木好像听到了她的话。女子于是进入棺中。家人用力叩打棺木。也没有办法。于是将他们合葬。人们称这座坟墓为“神女冢”。

逐句剖析

"华山畿":华山畿啊,

"君既为侬死":你既然已经为我而死,

# 侬:我,吴地方言。

"独生为谁施":我独自活着又为了谁呢?

# 为谁施:为谁而活下去。施,施用。对情人的爱称。

"欢若见怜时":如果你(逝去的爱人)在天之灵怜悯我,

"棺木为侬开":就请让棺木为我打开。

"古今乐录曰":《古今乐录》记载:

"华山畿者":《华山畿》。

"宋少帝时懊恼一曲":南朝宋少帝时期的一首歌曲,名为“懊恼曲”。

"亦变曲也":它也是一首变曲。

"少帝时":宋少帝在位时,

"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南徐有一位书生从华山畿前往云阳,

"见客舍有女子":在客舍中见到一位女子,

"年十八九":女子年纪十八九岁,

"悦之无因":书生对她一见倾心却无缘接近,

"遂感心疾":于是患上了心疾。

"母问其故":书生的母亲询问他患病的原因,

"母为至华山寻访":母亲为此前往华山寻访,

"见女":见到了那位女子,

"具说":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她,

"女闻感之":女子听后也被感动了。

"因脱蔽膝":女子于是脱下自己的蔽膝。

"令母密置其席下":让书生的母亲秘密地放在书生的床席下面。

"卧之当已":说这样躺着病就会好。

"少日果差":过了几天,书生的病果然好了。

"忽举席":有一天,他忽然掀起床席。

"见蔽膝而抱持":看到蔽膝后便抱在怀里。

"遂吞食而死":随后吞食蔽膝而死,

"气欲绝":气息微弱快要断气时,

"谓母曰":他对母亲说:

"葬时车载从华山度":安葬的时候,车子要从华山经过。

"母从其意":母亲按照他的意愿去做。

"比至女门":等到了女子的家门口。

"牛不肯前":拉车的牛却不肯前进。

"打拍不动":怎么打拍它都不动。

"女曰":女子说:

"且待须臾":暂且等一会儿,

"妆点沐浴":让我梳妆打扮一下。

"既而出歌曰":过了一会儿,她出来唱道: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你既然已经为我而死。

"独活为谁施":我独自活着又为了谁呢。

"欢若见怜时":如果你(书生)还怜惜我的话。

"棺木为侬开":棺木就为我打开。

"棺应声开":棺木好像听到了她的话。

"女遂入棺":女子于是进入棺中。

"家人叩打":家人用力叩打棺木。

"无如之何":也没有办法。

"乃合葬":于是将他们合葬。

"呼曰神女冢":人们称这座坟墓为“神女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是南北朝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其作者不详。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女子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思念和生死相随的决心。诗中“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棺木为侬开”更是以极端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她渴望与爱人相见的强烈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表现爱情主题的杰出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古今乐录》记载,《华山畿》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少帝时期。南徐一位书生自华山畿前往云阳途中,对客舍中的女子一见倾心,却苦无亲近之机,相思成疾而亡。下葬时,灵车途经女子门前,拉车的牛止步不前。女子听闻后走出家门,悲声唱道:“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话音刚落,棺木应声而启,女子毅然入棺,二人最终合葬,此地遂称“神女冢”,《华山畿》之曲也由此流传。 后世流传的另一版本,在《诚斋杂记・华山畿》中有详细记载。同样是少帝年间,南徐书生钟情于华山畿客舍中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子,因无法倾诉爱慕之情而患病。母亲得知缘由后,前往华山寻访女子,说明情况。女子解下蔽膝,让书生母亲悄悄置于其席下,称可治愈疾病。书生果然渐渐康复,却在偶然发现蔽膝后,因思念过度将其吞食,临终前恳求母亲:“下葬时,请让灵车经过华山。”当灵车抵达女子门前,牛僵持不动。女子梳妆沐浴后,唱着与前版相同的悲歌。棺木开启后,女子跃入其中,家人阻拦无果,二人最终合葬,“神女冢”之名亦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此诗以一对青年男女因封建礼教阻挠无法相守,男子相思成疾而亡后,女子决然殉情入棺的生死绝恋故事,抒发了对自由爱情的忠贞不渝与反抗压迫的悲壮抗争。

2. 分段赏析

据《乐府诗集》援引《古今乐录》记载,南朝宋少帝年间,南徐一名书生途经华山畿前往云阳,在客舍偶遇一位妙龄女子,心生爱慕却无从亲近,归家后竟因相思成疾。母亲得知缘由,亲至华山寻访女子,详述其子痴情之由。女子深为感动,解下膝间围裙,嘱其母藏于书生席下。书生卧床数日,病情渐愈,却在偶然发现围裙后,情难自抑,将其紧抱怀中,最终竟吞咽下肚,临终前恳请母亲:“下葬时,灵车务必经过华山。”出殡当日,灵车行至女子门前,牛突然止步,任人鞭打亦纹丝不动。女子见状,即刻沐浴梳妆,步出家门,以血泪吟诵《华山畿》。歌声方落,棺木轰然开启,女子毫不犹豫纵身跃入。家人惊呼阻拦未果,只得将二人合葬,此墓遂被称作“神女冢”,而女子所唱的曲调,亦以“华山畿”为名流传后世。开篇“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女子以饱含血泪的咏叹,既点明故事发生之地,更将对这段生死之恋的悲怆感慨融入其间。在她心中,两情相悦本就是生命的完整形态,若爱人已为情赴死,独活便失去意义。这份对生死相依的执着,催生出“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的震撼心愿——在超越生死的爱情面前,世俗的界限早已不复存在,唯有这份至真至纯的情感,方能跨越时空,成为永恒。

3. 作品点评

此民歌于生死临界点突破世俗桎梏,情感浓烈奔放,迥异于南朝乐府常见的哀婉清新,转而呈现凄厉浓烈之态。加之其背后的传奇故事,更添神秘色彩,赋予它独特而浪漫的艺术魅力,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颜延之《阮步兵》

下一篇:南北朝·沈约《夜夜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