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gān

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浏览量:2
làng
xiāng
yāo
líng
zhōu
yáo
qiè
jiā
yáng
zhù
biàn
便
nòng
guǎng
广
líng
cháo

译文

迎面的风浪有意相邀,采菱的小舟不怕风摇。妾家就住在扬子江畔,随时可以拨弄广陵潮。

逐句剖析

"逆浪故相邀":迎面的风浪有意相邀,

# 逆浪故相邀:这句话是说:逆水行舟时迎面打来的浪头好象是故意要挡住人的去路。逆浪:迎面打来的浪头。邀:遮留、阻拦。

"菱舟不怕摇":采菱的小舟不怕风摇。

# 菱舟:小船。

"妾家扬子住":妾家就住在扬子江畔,

# 扬子:即扬子江,江苏江都至丹徒一段长江。,妾:古时女子的自称。

"便弄广陵潮":随时可以拨弄广陵潮。

# 便弄广陵潮:便:便习,习惯。广陵:古郡名,广陵郡治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广陵潮,指这一带扬子江中的潮水。弄潮,即驾舟在浪潮中行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干曲》是一首南北朝乐府,原为南京一带民歌,内容多写江上渔家生活。此诗同样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图景。诗中展现了勇敢追爱的水乡女子形象,她驾舟出没风波里的娴熟技艺与无畏胆识,让读者印象深刻。全诗洋溢着活泼明快的情调,不加雕琢却情境俱佳,体现了南朝民歌贴近民间的艺术特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描写劳作生活的诗。诗歌展现了少女驾菱舟在逆浪中前行的劳作画面,通过自述家住扬子江、善弄广陵潮,刻画了勇敢自信的少女形象,表达了对劳作生活的喜爱与对自身能力的自豪。

2. 分段赏析

“逆浪故相邀”一句,开篇便营造出独特氛围。在白浪滔天的大江之上,一叶扁舟正在浪尖上颠簸,在浪谷间滑行,好像随时都会被巨浪打翻,令旁观者心颤,而划船女子却镇定自若。“逆浪”点明环境,那迎面扑来的汹涌浪涛,似乎带着天然的阻碍与挑战。而“故相邀”则笔锋一转,赋予这逆浪以别样的意味,好似浪涛是故意前来与人邀约。一个“故”字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仅生动地刻画出女子对风浪的独特态度,仿佛这风浪是她的老朋友,特意来与她共赴一场刺激的冒险,更透露出她内心的主动与热情,主动迎接这看似艰难的挑战,毫不退缩,展现出一种迎难而上的果敢精神。​“菱舟不怕遥”此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女子的勇敢无畏。她非常自信地说:“菱舟不怕摇。”我这只小小的采菱船是不怕风浪摇晃的!“菱舟”点明女子所乘之船,这种船通常小巧轻便,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本就显得格外脆弱。然而,这一叶小小的采菱船,在女子眼中,仿佛拥有着与风浪相抗衡的勇气,无惧波涛的颠簸摇晃。表面上,她在诉说菱舟的坚韧,实则是在展现自己面对风浪时的无畏与从容。诗中,女主人公并未点明向她“相邀”之人是谁,也未透露究竟何事驱使她不惧风浪前往赴约。但细细品味,不难推测出这位采菱女,是在满心欢喜地邀约自己的情郎。为了与心上人相见,即便前方狂风呼啸、巨浪滔天,又怎能成为她前行的阻碍?“妾家扬子住”一句,转换视角,交代了女子的身世背景。“妾家”明确了女子的身份,一个“妾”字,在传统语境中带有女性特有的温婉柔媚之感。“扬子住”则表明她的家位于扬子江畔,这里是水乡,江水孕育了她,也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为下文女子对自身弄潮本领的自信表述埋下伏笔,让读者更加理解她勇敢性格形成的根源,是这片水乡的水土滋养了她的豪情。​“便弄广陵潮”是全诗的高潮与点睛之笔。“广陵潮”在当时极负盛名,汉代枚乘在《七发》中曾对其壮观景象有过精彩描绘,涨潮时“波涌而云乱”“状如奔马”“声如雷鼓”“遇者死,当者坏”,其凶猛可怕可见一斑。然而,女子却自豪宣称“便弄广陵潮”,一个“弄”字,将女子对广陵潮的驾驭能力和轻松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广陵潮在她眼中,不过是供她嬉戏玩耍的对象。这不仅凸显出她高超的弄潮技艺,更深刻地反映出她骨子里那股大胆泼辣、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为了心中所爱,为了追求幸福,她可以在这惊涛骇浪中自由驰骋,不惧任何艰难险阻。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洋溢着活泼明快的情调,语言质朴清新,未经雕琢而情境俱佳。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江南水乡女子特有的精干灵秀,让一位在风浪中奔波的痴情女子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于读者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

下一篇:南北朝·范晔《鲁恭治中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