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ǒng
tóu
sān
shǒu

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浏览量:2
lǒng
tóu
liú
shuǐ
liú
shān
xià
niàn
shēn
piāo
rán
kuàng
zhāo
xīn
chéng
宿
lǒng
tóu
hán
néng
shé
juǎn
hóu
lǒng
tóu
liú
shuǐ
míng
shēng
yáo
wàng
qín
chuān
xīn
gān
duàn
jué

译文

陇山的流水,流离了山下。想着我孤身一个人,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在陇山。冻得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陇山的流水,也发出呜咽的鸣声。遥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断绝了。

逐句剖析

"陇头流水":陇山的流水,

# 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张掖、武威一带为陇西,而古代陇西还包括今属平凉市的庄浪、静宁两县。六盘山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主脉在甘肃境内。

"流离山下":流离了山下。

# 流离:山水下泄的样子。

"念吾一身":想着我孤身一个人,

"飘然旷野":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

"朝发欣城":早上从欣城出发,

# 欣城:不详,我认为指今镇原县的“新城”,“新”与“欣”同音。汉代时平凉部分地方,包括今镇原县属北地郡。新城距平凉不远,距陇山东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发:早晨从欣城出发

"暮宿陇头":晚上睡在陇山。

# 暮宿:傍晚住宿在陇山顶上;暮:傍晚;宿:投宿,住宿。

"寒不能语":冻得说不出话来,

# 寒不能语:形容六盘山一带气候十分严寒。语:说话。

"舌卷入喉":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 舌卷入喉:冻得舌头都卷了上去,不能说话。

"陇头流水":陇山的流水,

"鸣声呜咽":也发出呜咽的鸣声。

# 鸣声呜咽:天寒地冻,陇山下东流的河水结了冰,河流在冰层间呜呜咽咽,像人哭泣一样。

"遥望秦川":遥望着秦川,

# 秦川:指陕西省中部。这里的秦川,指陇山以东广大地区,不一定指中原或关中地区。,遥望:远眺,即向东远望;

"心肝断绝":心肝都要断绝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陇头歌辞三首》诞生于南北朝时期,作者已不可考。这组诗歌以质朴的笔触,深刻描绘出北方民众服兵役的艰辛处境,以及他们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字里行间弥漫着苍凉悲壮的气息。第一首宛如漂泊者的咏叹调,以陇头流水起兴,巧妙运用“流离”一词的双关之意,将人物内心的漂泊感与眼前潺潺流水相融合,使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浑然一体。第二首聚焦于羁旅行役之苦,全篇以“寒”字为核心,生动勾勒出旅途中的种种艰难困苦,让人感同身受。第三首则是征人绝望的悲歌,长年累月征战在外,生死未卜,归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愈发渺茫。陇头流水的呜咽声,恰似征人生还无望后,内心痛苦的无尽宣泄。这组歌辞虽未对景色进行正面铺陈,但凭借辽阔宏大的意象,如陇头流水、征人羁旅等,隐隐展现出北方人民粗犷豪迈、悲壮苍凉的独特气质,极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山川本无悲喜,静默伫立千年,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叩响旅人的心弦。古往今来,无数行者跋涉山水间,将胸中块垒化作诗行,让自然风物染上人间烟火的温度。南北朝时期,西行服役的人们翻越陇头分水岭时,苍茫山色与迢迢前路触动心弦,回首故乡的刹那,身世飘零之感如潮水奔涌。他们将满腔悲怆化作苍凉的歌声,在群山间久久回荡。这三首《陇头歌辞》,正是那个时代劳动人民血泪交织的生命绝唱,穿越岁月尘埃,至今仍在诉说着历史深处的哀痛与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描绘了游子在陇头地区的行旅经历。他们沿着陇头的水流前行,一路上风餐露宿,环境恶劣。诗中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困苦,如寒冷得说不出话,又着重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秦川的深深思念,那种肝肠寸断的情感令人动容。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将游子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出来。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陇头流水,流离山下”中“陇头流水”点明了地点和环境,流水不断流离山下,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暗示了游子如同这流水一般,居无定所,为全诗奠定了漂泊的基调。拟人:“陇头流水,鸣声呜咽”将流水拟人化,“呜咽”的声音仿佛是游子内心的悲泣,借景抒情,进一步烘托出其思乡的哀愁和内心的痛苦。直抒胸臆:“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念吾一身”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飘然旷野”则进一步强调了他漂泊在荒野的状态,突出了其内心的无助和凄凉。

3. 分段赏析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陇头流水”点明了地点和环境,流水不断流离山下,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暗示了游子如同这流水一般,居无定所,为全诗奠定了漂泊的基调。“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念吾一身”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飘然旷野”则进一步强调了他漂泊在荒野的状态,突出了其内心的无助和凄凉。“朝发欣城,暮宿陇头”:“朝发”“暮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表现出游子为了生计不得不长途奔波的无奈。“寒不能语,舌卷入喉”:细致地描写了寒冷的程度,寒冷到舌头都无法正常活动,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在恶劣环境下的艰难处境,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感染力。“陇头流水,鸣声呜咽”:将流水拟人化,“呜咽”的声音仿佛是游子内心的悲泣,借景抒情,进一步烘托出其思乡的哀愁和内心的痛苦。“遥望秦川,心肝断绝”:“遥望”表现出游子对故乡的渴望,“心肝断绝”则用夸张的手法,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回到故乡的痛苦。

4. 作品点评

《陇头歌辞三首》同属一个主题,三篇相互呼应,如泣如诉。开篇刻画孤身一人在旷野飘零、居无定所的凄凉景象;继而描写征人在服役途中风餐露宿,凛冽寒气侵入骨髓,连舌头都被冻得僵硬,难以言语,尽显生存之艰难;最后以征人越行越远,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作结,他们遥望故乡,肝肠寸断,声声哭诉令人心碎。三首诗层层递进,从漂泊之苦到征途之艰,再到思乡之痛,将服役者的悲惨遭遇、旅途的艰难困苦,以及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陇头之苦,只就寒说,造语极奇。

清张玉谷

# “念吾”二句,情真似《国风》!三解二语,尽行路之艰难。

现代陈胤倩

# 奇语。

清沈德潜

# 真情实景,最足动人。梁、陈以还,陇头之作甚多,皆不及此。脚酸舌卷,行役之苦,心肝断绝,思乡之情,然终不以此歔欷欲泣,故自尔悲壮。

现代萧涤非

# 写得尤为悲恻。

现代王运熙、王国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邹浩《咏路》

下一篇:南北朝·吴均《战城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