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
·
cóng
bié
huān
hòu

朝代:南北朝作者:佚名浏览量:2
cóng
bié
huān
hòu
tàn
yīn
jué
xiǎng
huáng
xiàng
chūn
shēng
xīn
suí
zhǎng

译文

自从和情郎分别以后,悲叹的声音就从来没有断绝过。黄蘖向着春风生长,我心里的苦恼一天比一天地生长起来。

逐句剖析

"自从别欢后":自从和情郎分别以后,

# 欢:欢会。

"叹音不绝响":悲叹的声音就从来没有断绝过。

# 不绝响:不绝:不停。绝响:断绝声响。,叹音:叹息的声音。叹:叹息。

"黄檗向春生":黄蘖向着春风生长,

# 向春生:向着春风生长。,黄檗:俗作“黄柏”,落叶乔木。内皮色黄性寒味苦,可入药,亦可作染料,木材坚硬,可以制造枪托。落叶乔木,树皮入药,味道很苦。春天到来,黄檗树蓬勃生长,它的苦心也随着逐日长大。

"苦心随日长":我心里的苦恼一天比一天地生长起来。

# 随日长:随着日头生长。,苦心:悲苦之心。费尽心思。黄檗味苦。故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是南北朝时期佚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歌。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女子与情人离别后的相思之苦,黄檗树的苦心比喻思念爱人的苦心,以黄檗树心随日长大,比喻自己的苦心与日俱增,比喻形象贴切,展现了江南民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歌,也是一首关于爱情诗。描绘了女子与情人离别后的相思之苦,运用恰当的比喻和巧妙的双关语,生动地体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营造了凄美而真挚的情感氛围,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双关: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苦心”一词既指黄檗树的树心,又暗喻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这种双关的运用,使诗句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一方面,它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映衬女子的情感。比喻: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将女子的相思之苦比作黄檗树的苦心。黄檗树在春天生长,其苦心也随着日子一天天增长,这种自然现象与女子的情感变化相契合,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女子内心的苦楚。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欢”是古代女子对情人的爱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对情人的深切思念。情人离别,本就令人伤感,而恋人分离的痛苦则更为深重。女子的叹息声中,满是思念的苦楚。这连绵不断的叹息,背后藏着女子多少难以言说的惆怅!或许,她想呼唤情人,但无人应答;或许她想唱歌,却无人和声;或许她想哭泣,却只能独自吞下泪水。于是,她只能在孤独中叹息,叹出自己的寂寞,叹出内心的忧伤。女子内心虽满是悲苦,却难以用言语形容。诗的后两句“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情感。“黄檗”是一种苦木,其树干被称为“心”,因此“黄檗”的树干自然就是“苦心”。黄檗在春天生长,其“心”也随之日渐长大。这一自然现象,恰与女子的心理相契合。女子以“黄檗向春生”比喻自己的苦心也在与日俱增。情感的加深和苦心的加重本是抽象的、无形的,而树木的生长却是具体而生动的。诗人将二者巧妙相连,将抽象的情感世界具象化,显得别具匠心,生动形象。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巧妙的双关手法,细腻地勾勒出女子的内心世界,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江南民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

下一篇:南北朝·沈约《团扇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