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yuè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浏览量:2
guāng
liú
wèi
shǔ
jīn
yǐng
shàng
shē
zhào
rén
fēi
hán
fēng
jiǔ
huá
míng
xīn
bàn
shàng
guì
mǎn
lún
xié
chéng
zhōu
liáo
wàng
jiǎ
zhú
xiān
chá

译文

夜色未褪,月光流转不息,金色的波光在暗处拖曳出悠长的影子。这清辉照耀世间,却非借文豪才子的典故生辉,清风徐来,亦与传说中的仙山华彩截然不同。新生的蓂荚攀上半壁,满枝桂花在月轮斜照下摇曳生香。何须乘舟远逐仙人的车驾,只消泛舟随波,抬眼便能望见这亘古不变的月色清光。

逐句剖析

"夜光流未曙":夜色未褪,月光流转不息,

"金波影尚赊":金色的波光在暗处拖曳出悠长的影子。

"照人非七子":这清辉照耀世间,却非借文豪才子的典故生辉,

"含风异九华":清风徐来,亦与传说中的仙山华彩截然不同。

"蓂新半壁上":新生的蓂荚攀上半壁,

"桂满独轮斜":满枝桂花在月轮斜照下摇曳生香。

"乘舟聊可望":何须乘舟远逐仙人的车驾,

"无假逐仙槎":只消泛舟随波,抬眼便能望见这亘古不变的月色清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月诗》是北周时期诗人庾信写的一首诗。“夜光流未曙,金波影尚赊”绘黎明前月夜,定孤寂调;“照人非七子,含风异九华”弃世俗比,显自然纯粹;“蓂新半壁上,桂满独轮斜”喻生命蓬勃与时逝,叹生命短暂;“乘舟聊可望,无假逐仙槎”达淡泊超脱,融道家佛理,展南北朝文人细腻情思与玄学哲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月夜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夜光流未曙,金波影尚赊”以“夜光”与“金波”描绘出黎明前朦胧的月夜,奠定孤寂基调;“照人非七子,含风异九华”摒弃世俗参照,凸显自然之美的纯粹超越;“蓂新半壁上,桂满独轮斜”借蓂荚新生、桂花满枝隐喻生命蓬勃与时间流转,暗含对生命短暂的喟叹;而“乘舟聊可望,无假逐仙槎”则升华至淡泊超脱之境,主张顺应自然、放下执念,以“当下即永恒”的禅意融合道家与佛理,尽显南北朝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思与玄学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民歌《采桑度》

下一篇:南北朝·萧悫《秋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