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捣衣砧":用碧玉做成的捣衣砧,
# 碧玉捣衣砧:碧玉制成的捶衣石。碧玉,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碧石。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砧:捣衣石。石砧。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
"七宝金莲杵":用镶有七宝的金莲杵。
# 杵:杵衣棒。舂米或捶衣的木棒。,金莲:金制的莲花。,七宝: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
"高举徐徐下":高高举起然后慢慢落下,
# 徐徐:徐缓,迟缓;缓慢。
"轻捣只为汝":轻轻地捣衣只是为了你。
# 轻捣:轻轻捣衣。捣:捣衣的棒。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描绘了古代女子捣衣的场景,借女子精心捣衣之事,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双关:“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中的“轻捣”,在南朝乐府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下,谐“倾倒”之音。表面写女子轻轻捣衣的动作,实则双关表达捣衣女子对远行之人深深的爱恋相思之情,将女子内心的情感委婉含蓄地展现出来,增添诗歌的韵味和情趣。夸张:“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用“碧玉”修饰捣衣砧,以“七宝金莲”形容杵。在现实中,捣衣工具通常不会如此奢华珍贵,通过对捣衣工具的极力夸大渲染,突出其精美华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铺垫:“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这两句对捣衣工具进行极力形容夸张,详细描绘工具的精美。如此细致的描写为后文“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写女子捣衣的场景和情感做了铺垫,使得后文女子的捣衣行为和情感表达更自然合理,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3. 分段赏析
“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此句着重刻画捣衣者所用的工具。“捣衣砧”,也就是捣衣时所用的石头。而“七宝”,一般涵盖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等珍贵之物。诗中以“碧玉”修饰砧,以“七宝金莲”形容杵,这般极力的形容与夸张,在乐府民歌中颇为常见,属于随性铺陈的表达方式。这两句通过对捣衣工具的细致渲染,巧妙地为后文女子捣衣的描写埋下伏笔。“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这两句生动展现了女子捣衣时的内心世界。“轻捣”二字堪称此歌的关键所在,凝聚着整首歌的灵魂。南朝乐府民歌常常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这里的“轻捣”同样谐音“倾倒”,深刻传达出捣衣女子对远行之人浓烈的爱恋与相思之情,让人仿佛能看到她捣衣时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的模样。“轻捣”也是对女子动作的真实描绘,她将杵高高举起,又缓缓落下,轻柔地捣衣,只为心中的那个人。她之所以“轻捣”,或许是因为要在天寒时为远方之人寄送衣衫,故而精心捶捣;又或许是因心爱之人不在身旁,内心苦闷忧愁,借轻捣衣衫来打发寂寞时光。总之,在这“轻捣”的动作里,满满寄托着女子对远行之人的深情厚意。
4. 作品点评
此首乐府民歌将思妇铭心刻骨的相思情愫与细腻丰富的内心活动展露无遗。诗人巧妙运用夸张修饰之法,以华丽辞藻渲染捣衣器具,又借助谐音双关之妙,赋予词句多重意蕴。这般独特的构思,使整首民歌匠心独运,情感真挚绵长,韵味悠长。诗中每一处表达都彰显着浓郁的民间特色,字里行间流淌着质朴而动人的情韵,充分展现出古代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酒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