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暗泉偏冷":山涧幽暗,泉水格外清凉,
"岩深桂绝香":山岩幽深,桂花的香气完全断绝。
"住中能不去":身处这清幽的山中却还是不能离去,
"非独淮南王":并非只有淮南王才会如此。
# 淮南王:应指淮南小王。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涧暗泉偏冷”聚焦山涧景致,刻画山中的清幽寒凉。“涧暗”写出山涧因深邃而显得昏暗的环境,“泉偏冷”则点出泉水的清冽寒凉,通过“暗”与“冷”的感官描写,勾勒出山林深处静谧清冷的画面,传递出山间独特的自然气息。次句“岩深桂绝香”转向山间花木,深化清幽意境。“岩深”与上句“涧暗”相呼应,强调山林的幽深僻静;“桂绝香”则写深岩中桂花香气断绝,以“无香”反衬环境的孤寂,与前文“泉冷”共同传递出触觉与嗅觉的双重清冷体验,使山间景致更显静谧统一。第三句“住中能不去”由景入情,直抒对山中生活的留恋。“住中”指身处这样的山林环境中,“能不去”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不愿离去的情感,将观景后的内心感受直接道出,既承接了前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又为末句的抒情做了铺垫。末句“非独淮南王”运用典故,深化对山林之乐的赞美。淮南王刘安传说曾在山中修道成仙,这里以“非独淮南王”表示喜爱山中生活的并非只有修道的仙人,自己也同样沉醉于这份清幽,用典故委婉表达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让情感表达更含蓄而有余韵。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杨柳歌》
下一篇:南北朝·佚名《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