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欢远行去":听闻爱人即将远行,便匆匆赶来送行,
# 欢:喜欢之人,爱人。,闻:闻听,听说。
"相送方山亭":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方山亭。
# 方山亭:南京著名亭子名称。
"风吹黄檗藩":阵阵风吹苦篱,仿佛在不断地催促游子远行,
# 藩:藩篱,篱笆。,黄檗:一作黄蘖。亦作黄柏。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色,开黄绿色小花,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中医入药,有清热、解毒等作用。木心苦涩。
"恶闻苦篱声":而送行的恋人厌恶听到这令人心碎的离别之声。
# 篱声:别离的声音。,苦:悲苦的。,恶闻:恶心听闻。不愿听闻。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女子送别情人的情景,开篇直点离别事由,点出离别地点,描绘送别画面,借眼前景做铺垫,用双关手法含蓄表达对离别的哀怨,尽显民歌的巧妙与细腻。
2. 写作手法
双关:“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中,“苦篱”是双关的关键。“苦篱”表面指用苦木黄檗做成的篱笆,因黄檗本身味苦,其制成的篱笆自然与“苦”相关;而“苦篱”的读音又与“苦离”相同,暗指令人痛苦的离别。这种双关手法,将眼前实景与内心感受巧妙联结,女子厌恶听到风吹苦篱的声音,实则是厌恶这痛苦的离别本身。融情于景:“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中,“风吹黄檗藩”是眼前实景,秋风拂过黄檗树篱笆,本是自然景象,却因“黄檗”味苦、“苦篱”谐音“苦离”,被赋予了离别的苦涩意味。女主人公“恶闻”这声音,并非单纯厌恶风声或篱笆声,而是将对离别不舍、哀怨的心情融入眼前的风与篱之中。风的萧瑟、篱的“苦”意,成了她内心痛苦;她对声音的厌恶,实则是对离别本身的抗拒。景物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她复杂微妙的情感,实现了景与情的交融,让离别之苦通过具体景象自然流露,更显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开篇两句直接交代送别情景。“欢”是女子对爱人的亲昵称呼,暗示了两人的亲密关系。“闻”字写出女子得知爱人远行消息后的即时反应,“相送方山亭”则描绘出她前往方山亭送别的行为,简单的动作中蕴含着不舍之情。这两句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离别场景,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基础。“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后两句借景物描写深化离别之愁。“黄蘖藩”指种有黄蘖的篱笆,黄蘖味苦,“苦篱”又谐音“苦离”,运用了双关的艺术手法。风吹过黄蘖篱笆发出声响,在女子听来,这声音既带着黄蘖的苦味,又象征着分离的苦楚,将味觉与听觉相通,是通感手法的巧妙运用。“恶闻”一词直接道出女子不愿听到这引发愁绪的声音,将她内心的悲伤与无奈真切地表现出来,使离别之苦更加具体可感。
4. 作品点评
这首民歌虽无柔肠百转、萦绕不去的辞藻,却每字每句都似从心底自然流淌而出。它那份纯粹、真挚、深切的情感,自有一番直抵人心的力量。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咏梅花》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赠故人马子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