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惊岁晚":绚丽的彩云惊觉岁暮已至,
# 岁晚:一年快尽的时候。,彩云:五彩美云。
"缭绕孤山头":在孤独的山头萦绕盘桓。
"散作五般色":彩云散落时化作五彩斑斓,
# 五般色: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凝为一段愁":却凝结成一缕浓浓的忧愁。
"影虽沉涧底":云影虽然沉入山涧深处,
# 涧:两山间之流水。
"形在天际游":云的本体却在天际自由遨游。
"风动必飞去":一旦起风必定随风远去,
"不应长此留":不应长久滞留在此处停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通过描绘彩云惊觉岁晚、在孤山弥漫、五般色彩散布、阴影沉涧底却形状在天际游荡,以及风吹云散不能久留等景象,体现了云的变幻和不可捉摸的特性,暗喻时间的流逝,营造出孤寂忧伤的氛围,暗示了人生短暂而无常、人事飘忽不定无法久留的现实。
2. 分段赏析
首联“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以“彩云”的明丽与“岁晚”“孤山”的苍凉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反差,“惊”字赋予彩云以感知时光流逝的拟人化特质,“缭绕”则勾勒其缠绕孤山的动态,既点出自然景象的孤寂,亦暗喻诗人内心的漂泊无依。颔联“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以乐景写哀情,将彩云的绚烂五彩与“凝愁”的沉郁心绪并置,“散”与“凝”的动词对比,既符合云的形态变化,又象征美好易逝、愁思长存的人生矛盾,强化时光无常的主题。颈联“影虽沈涧底,形在天际游”运用虚实相生之法,“影沉涧底”实写云影受困于深涧,象征现实中的羁绊;“形在天游”虚写云身遨游天际,暗指精神的超脱自由,二者形成“身困心远”的辩证关系,展现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观照。尾联“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收束,借云遇风必飞的自然特性,寄寓挣脱困境、追寻自由的坚定信念,动态的结尾打破前文的沉郁,赋予全诗不甘沉沦的积极意蕴。
3. 作品点评
整首诗以灵动的意象勾勒出云气的诡谲变幻与飘逸流转,于虚实交织间寄寓了对时光奔逝、人生倏忽的深沉感喟。这种对自然物象无常性的细腻摹写与心灵观照,既折射出唐代文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敏锐体认,亦展现了其对时光哲学的深度思索——在云影的聚散明灭中,暗含着对生命存在状态的诗意叩问,以及古典文人特有的时间焦虑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上一篇:唐·骆宾王《镂鸡子》
下一篇:唐·王维《偶然作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