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树红":花开时节满树鲜红,
"花落万枝空":花落之后万枝皆空。
# 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常住不变的个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故称之为空。佛教被称为空门。这句诗里的“空”,明指“花落万枝空”,实亦有双关之意,也指佛门的空。
"唯余一朵在":剩下的唯一的那朵花,
# 余:剩下的花。,唯:只。
"明日定随风":明天也要随风飘落了。
# 随风:随风飘落之意。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生命兴衰交替的氛围,借咏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易逝的伤怀与对生命无常的朴素认知。
2. 写作手法
对比:“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将花开时满树的鲜艳与花落时万枝的空寂进行鲜明对比,突出花开花落之间生命状态的巨大变化,强化了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花开满树红”,诗人仅用寥寥五字,便将花开之际的繁茂盛景生动勾勒。想象那春日暖阳倾洒,微风轻拂,满树繁花竞相绽放,热烈的红色如火焰般蔓延,将整个枝头装点得生机勃勃。“满树红”三字,不仅精准描绘出花朵的繁盛与娇艳,更传递出诗人目睹此景时那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紧接着,“花落万枝空”宛如一声轻叹,打破了花开时的热闹与绚烂。春去匆匆,当诗人再次来到花前,眼前的景象已截然不同。曾经的姹紫嫣红消逝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万枝寂寥、空无一花的落寞。“空”字与前句的“满”字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地凸显出花开花落间的巨大落差,将生命的荣枯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视角聚焦于枝头仅存的那一朵残花。在万枝皆空的凄凉背景下,这唯一的花朵显得格外孤独与脆弱。诗人凝视着它,心中满是担忧:这最后的一抹娇艳,究竟还能在枝头停留多久?或许明日,无情的风便会将它带走,使其零落成泥。短短两句,将诗人对这朵残花的怜惜与不舍之情推向极致,深刻地体现出其惜花、爱花的细腻情感。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之痕,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花开花落的全过程,韵律悠扬,读来朗朗上口。诗中既洋溢着童真童趣,又蕴含着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淡淡思索,以五岁孩童的独特视角,为咏花诗这一题材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短小精悍,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上一篇:唐·马戴《灞上秋居》
下一篇:唐·杜甫《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