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光天兮无不曜":太阳的光辉普照天下啊,没有一处不被照亮。
"江左一隅独未照":只有江南一隅尚未蒙受照耀。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我愿追随圣明的君主啊,登上衡山与诸侯会盟。
"万国驰诚混内外":万国献上诚心,四海内外归于一统。。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云雷大作啊天门洞开。
"率土来宾一正历":普天之下皆来归附,共奉正统历法。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舜帝挥舞盾斧啊天下归心,
"文德远被莫不思":仁德教化远播,无人不感念。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皇朝的威仪一经传扬啊,遍及九州大地。
"戴日依天清六合":百姓拥戴如日悬天,六合之内清明太平。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遵循《汝坟》古训啊,昔日教化纯正。
"未若今日道风明":但不如今日道德风尚光明。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文王的政教啊如江畔光辉
"宁如大化光四表":怎比得上当今盛大的教化照耀四方。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汉化改革家、诗人
元宏(467—499)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长子。五岁即位,太皇太后冯氏执政。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统治。二十一年,鲜卑守旧贵族穆泰等拥太子恂谋反,事败,赐恂死。在位二十九年,庙号高祖。
1. 分段赏析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这两句以太阳普照天下起兴,用“无不曜”强调北魏统治的广泛性,而“江左一隅”特指南朝政权尚未归附,暗含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表达对君主的追随意愿,“登衡会”借用古代帝王在衡山会盟诸侯的典故,展现渴望实现“万国来朝”的理想局面。“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用“云雷大振”象征王朝威势,“天门辟”暗示天意眷顾,“一正历”强调推行北魏历法以确立正统地位的政治意图。“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以舜帝的典故喻示仁德治国,“干戚”本是武器,此处转化为教化工具,突出“文德”感召力而非武力征服。“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用“皇风”形容帝王教化如风遍吹,“戴日依天”比喻百姓拥戴朝廷,展现对太平盛世的期许。“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通过对比《诗经·汝坟》中的周代教化,突出当下北魏治世的清明,带有政治宣传意味。“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将周文王的政绩比作局部光辉,而“大化光四表”夸耀北魏治下的文明普照四方,凸显超越古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