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ōng
xíng

朝代:唐作者:顾况浏览量:2
qīng
ér
miàn
chūn
fēng
chán
shuāng
dèng
xuán
jīn
fēi
cháng
shān
xuě
shēng
shù
绿
huái
jiā
dào
yīn
chū
chéng
shān
jié
liú
xīng
hóng
jiǔ
guāng
níng
dāng
jiē
bèi
jīn
xíng
zhāo
yóu
dōng
dōng
shēng
yóu
dōng
dōng
shēng
jué
mén
kěn
shēng
táng
měi
rén
jīn
jiē
yuè

译文

轻薄的公子哥儿,面色白如美玉,京城路上春风缠绕着他的马足。双脚踏着金蹬马鞍上绣着飞鹘,长衫白胜雪还把犀牛皮带紧束。道两旁的槐树已放绿树阴初成,马鞭上节节镶缀珊瑚灿若流星。喝得红头涨脸酒气冲天色狰狞,大街上推搡开治安官员往前行。早晨出去游玩咚咚鼓声敲起来,晚上游玩回来咚咚鼓声才断绝。进得门后他不肯自己走上厅堂,由美人搀扶着在月色中登台阶。

逐句剖析

"轻薄儿":轻薄的公子哥儿,

# 轻薄:形容举止轻佻,行为放浪。

"面如玉":面色白如美玉,

# 面:一作白。

"紫陌春风缠马足":京城路上春风缠绕着他的马足。

# 紫陌:京城大道。

"双镫悬金缕鹘飞":双脚踏着金蹬马鞍上绣着飞鹘,

# 缕鹘飞:指绣有鹘鸟飞翔图案的马鞍。,双镫:两足所蹬。指马镫。一作双陌。蹬:一作登。

"长衫刺雪生犀束":长衫白胜雪还把犀牛皮带紧束。

# 犀束:犀牛皮所制的腰带。

"绿槐夹道阴初成":道两旁的槐树已放绿树阴初成,

# 阴:绿荫。

"珊瑚几节敌流星":马鞭上节节镶缀珊瑚灿若流星。

# 珊瑚几节:镶嵌珊瑚的马鞭。

"红肌拂拂酒光狞":喝得红头涨脸酒气冲天色狰狞,

# 狞:狰狞,面带凶光。一作“凝”。,红肌拂拂:酒后红头涨脸的样子。

"当街背拉金吾行":大街上推搡开治安官员往前行。

# 金吾:即执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戒备防务。

"朝游冬冬鼓声发":早晨出去游玩咚咚鼓声敲起来,

# 冬冬:同“咚咚”,象声词,指鼓声。

"暮游冬冬鼓声绝":晚上游玩回来咚咚鼓声才断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进得门后他不肯自己走上厅堂,

# 升堂:登阶入室。

"美人扶踏金阶月":由美人搀扶着在月色中登台阶。

# 金阶:泛指豪门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顾况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乐府《公子行》作为传统题材,多聚焦于王孙贵族的奢靡生活。顾况此作以“轻薄儿”为核心意象,通过“朝游—暮归”的时间轴串联起宴饮、游冶、纵酒等典型场景,构建出完整的纨绔形象谱系。诗中“紫陌春风缠马足”的拟人化笔法,将无形春风具象为攀附权贵的谄媚姿态;“珊瑚几节敌流星”则以超现实的光影对比,强化了马鞭的华贵与张狂。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红肌拂拂酒光狞”的感官冲击式描写,与“背拉金吾行”的戏剧性冲突形成张力,既展现人物外貌的脂粉气,又凸显其仗势欺人的蛮横本质。全篇以七次韵脚转换构建起跌宕节奏,末句“美人扶踏金阶月”更以冷峻的视觉定格,将纨绔子弟的腐朽生活凝固成封建社会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顾况(727?~806?),唐代诗人。字逋翁,又号悲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迁家海盐(今属浙江)衡山。早年曾读书山林。至德进士及第,曾官著作佐郎,因嘲诮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的诗,题材广泛,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多样,尤长于歌行。其诗风不拘一格,语言平易,不避俚俗。代表作品有《露青竹杖歌》《李供奉弹箜篌歌》。著有《华阳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代自安史之乱(755-763)后,盛唐气象崩解,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裂变。大历年间(766-779)以降,中央集权持续衰微,地方藩镇割据与勋贵阶层专权形成双重痼疾,上层生活奢靡。这首《公子行》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通过刻画一个王孙公子的典型形象,揭露批判了他们的奢靡生活。

2. 写作手法

拟人:“紫陌春风缠马足”的“缠”字,将春风赋予人的动作,极富想象力,而又新颖贴切。诗人让春风都来追随、趋奉公子,为其催送马蹄,则其炙手可热、骄矜得意之态,自是不言而喻的了。细节描写:中间四句通过两个典型细节,进一步揭露轻薄儿的骄奢。一是写轻薄儿拿起缀着珊瑚的马鞭,在绿荫覆盖的大道上,当空挥舞,光彩四溢,比流星飞过夜空还要灿烂夺目。另一个细节是“背拉金吾”,写这位公子一脸酒气,满眼凶光,带着一帮家奴,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为所欲为,甚至倚仗权势,当众把维持治安的官吏金吾也推搡开去。可见其飞扬跋扈、骄横放肆已到了何等程度。

3. 分段赏析

此诗以“轻薄儿”三字为纲,建构起对中唐纨绔阶层的立体批判。开篇以“面如玉”的悖论式形容切入——这本用于赞誉女性容颜的词汇,被移置于“紫陌春风”中纵马恣游的权贵子弟,形成强烈的反讽张力。诗人以“绣鹘鞍”“耀金镫”“丝绸衫”“犀角带”四组器物符号,勾勒出“冠盖华美”表象下的寄生本质:马鞍上的猎鹰图纹暗喻权力攫取,蹄铁反光映照出骄横气焰,绸缎衣饰包裹着腐朽内核,犀牛皮带象征暴力威慑。这种由表及里的形象塑造,已为全诗奠定批判基调。中段以“珊瑚鞭影”与“推搡金吾”两个戏剧场景,将荒诞现实推向极致。前者通过“绿槐荫里”的光影错位,将挥鞭动作幻化为流星意象,实则揭露奢靡消费对公共空间的侵蚀;后者“背拉金吾”的肢体暴力,既是对“治安官吏”的公然蔑视,更是对法律秩序的践踏。诗人以“日日游冶”的时间循环与“绿荫大道”的空间延展,构建起纨绔子弟“朱门酒肉臭”的生存图景。末段以“夜以继日”的纵欲叙事收束,用“美人扶踏金阶月”的视觉定格,完成对腐朽生活的解剖学呈现。“入门不肯自升堂”的细节特写,暴露出权贵阶层在“矫饰礼仪”表象下的精神侏儒本质。全诗仅“轻薄儿”三字为直陈,其余皆以物象叙事展开:从“面如玉”的感官欺骗,到“金吾避道”的权力异化,最终抵达“败絮其中”的灵魂裸露。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既延续乐府诗“感于哀乐”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注入中唐文人特有的历史反思意识——当“紫陌春风”成为堕落象征,诗歌本身便成为刺向时代病灶的解剖刀。

4. 作品点评

顾况《公子行》的审美建构呈现出秾丽色彩与冷峻风格的张力结构。诗中“紫陌春风缠马足”的“缠”字,实为诗眼所在——通过拟人化修辞将无形春风具象为权贵阶层的谄媚附庸,既暗示贵族子弟“冠盖京华”的显赫声势,又暗讽其寄生本质。皇甫湜曾说顾况“偏于逸歌长句,骏发啅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顾况诗集序》)于此诗中,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祐《公子》诗云:“红粉美人擎酒劝,锦衣年少臂鹰随。”公子之富贵可知已。顾况云:“双镫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不过形容其车马衣服之盛月。然末句云:“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气象不侔矣。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 绝有意致。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公子行》尚可观,如“红光拂拂酒光凝,当街背拉金吾行。朝游冬冬鼓声发,暮游冬冬鼓声绝。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如见膏粱纨裤之状也。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下一篇:唐·刘禹锡《观云篇》

猜你喜欢